日媒:中国智能机厂商优胜劣汰越来越明显

记者 王欢

《日本经济新闻》1月26日报道称,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优胜劣汰正在越来越明显。在全球智能手机需求减少的大背景下,长于制作高端手机的华为技术在顺利的攻城略地,而曾引领廉价手机市场的小米科技却出现了下滑倾向。2016年秋季美国苹果公司将进行2年1度的机型转换,届时中国的手机企业也将迎来真正的挑战。

高端手机占上风 廉价手机低迷

1月9日世界最大规模的家电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闭幕。展会期间3600多家企业齐聚美国拉斯维加斯,据悉其中中国企业达1100家,约占参展企业的3成。其中华为技术的新品发布会尤为盛况空前。

“这款手机兼具易用性和电池续航时间长的两大优势”,发布会现场华为终端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手握华为新款MATE8进行说明。

MATE8的卖点是大屏幕和高性能电池。一般手机的屏幕越大耗电就越多,华为介绍称MATE8却基于独创的快速充电技术,据称30分钟内就可充满供一天使用的电量。

何刚总裁介绍称一般的手机用户两天多是不需要给手机充电的,强调了在电池的续航性能上MATE8与屏幕尺寸一样的大的iPhone 6s Plus相比较的优势。

华为称2015年该公司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同比增加44%,超过了1亿部。产品除销往西班牙、芬兰、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外,在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国家的份额也在扩大。2015年9月时华为的世界市场份额升至了9.7%,而在华为的大本营中国大陆其份额据称已达到了16%。

一名为中国大部分手机厂商供货的电子零件厂的管理人员称:“中国智能手机的优胜队是华为和VIVO。华为长于占领上海等大城市市场,而VIVO则长于中小城市”。

VIVO的特长是轻薄和音质好,手机最薄可达到全球最薄标准4.75毫米。而VIVO凭借较高的技术实力推出的偏重价格在500美元左右的“高端机型”的战略也和华为不谋而合。据悉两家公司对最先进的部件一直有需求。

而与此同时100美元左右的廉价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已经风光不再。凭借廉价快速发展壮大的小米,由于采用了新处理器的新型智能手机上市延误等问题拖了后腿。而老牌企业中兴的颓势也相当明显。虽然在CES上发布了两款新的廉价智能手机,但是能否借此扳回一城尚未可知。

当然优胜组也不能高枕无忧。这是因为缺席CES的“苹果”的投下的阴影正在靠近。

中国手机厂商能否打破业界魔咒

业界普遍预期苹果将于2016年秋季发布iPhone 7。2015年开售的6s是机型的微调,而这一次是到了苹果大幅改变的年份了。

“这次的“iPhone 7”听说很厉害”,在CES的会场充斥着下一代苹果新机型的话题。而且普遍认为iPhone 7将采用所有的最新技术,“画质将采用4K”等的猜测也浮出了水面。苹果在15年的1~3月期市场份额占据首位。因此再发布新机型,把中国“优胜组”甩开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据美国民生技术协会统计,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需求将较上年增加8%,达到14.14亿部,预计智能手机市场持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将两年连续维持在一位数的增长。以发达国家为中心,增长明显放缓。该协会的市场调查部的分析总监Steve Koenig指出:“新兴国家市场的增长是关键。”

现在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普遍看好的未来成长市场是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制约了印度智能手机的普及,而印度方面计划将现在主流的2G通信基础设施直接升级到4G。

印度一旦大容量数据的交换变得容易,也就具备了智能手机需求扩大的环境。以华为为首的各中国企业,正在虎视眈眈的谋求对印度的包括基站建设在内的出口。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使用这个产品”,中国联想集团的副总裁陈宇在CES的会场这样说。

1月7日联想在CES会场发布消息称将于今年夏季发售的世界首款3D手机。该手机将使用多个镜头和感应器,将具备人眼一样的立体识别周围环境的功能。预计将采用美国谷歌开发的技术,可以在手机上体验虚拟现实游戏等。

但是对于想挽回颓势的联想而言,将面临这个业界的一个魔咒:“在手机行业失败后就不可能东山再起”。

加拿大的黑莓手机曾一度与企业和政府管理层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事业如日中天,但是曾几何时就被iPhone挤压的完全没有了生存空间。而芬兰的诺基亚也没有抓住转型的机会将手机业务出售给了美国微软。

而联想收购的谷歌旗下的手机业务,本来是美国的摩托罗拉。曾凭借风靡一时的摩托罗拉Razr手机因为价格跳水而受挫,手机业务被谷歌出售给了联想。而中国的智能手机企业是否有能力打破这一魔咒,这也是考验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时刻。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