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兰大学探访华为 破解快速崛起之谜

近日,美国杜兰大学商学院教授和学生到访中国参观交流,华为消费者业务公关总监徐翔宇应邀做了主题为《The new thing》的演讲,向远道而来的师生分享了华为发展的故事。近几年,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突飞猛进,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分享中华为重点介绍了知识产权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独特的商业模式--全球创新蜂巢。

今天在很多人眼中,尤其是中国以外的市场,华为仍是一家比较神秘的公司,现场的学生也不太熟悉华为,因此徐翔宇从国际媒体对华为的评价开始抛出华为的大众印象。一些媒体认为,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华为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并且在全球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早已超越了苹果,成为第一。有分析人士预测,未来华为将在智能手机业务上击败其他友商。那么,华为是如何在短时间迅速崛起的?

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回报巨大

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支撑,一直以来华为对创新、知识产权非常重视。据介绍,华为开始布局知识产权最早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初期,到2000年,通信公司思科发起了针对华为的诉讼 ,这成为了华为在知识产权上的第一案。从那时起,华为更清晰地认识到知识产权在全球发展上的重要性。作为全球业务的支撑,华为知识产权部门有近300人的知识产权工程师和知识产权律师,还有全球15个海外律师部给予支持。相对应的研究所分布在国内及海外多地。

华为整体的知识产权围绕集团整体业务展开,在相关的专利申请、知识产权诉讼、知识产权许可事务上,都有对应的部门和相关人力来支撑。可以说,华为已经发展起了健全、完善的知识产权业务。

每个行业都有发展周期,但无论年景好或不太好,华为每年坚持把当年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发,“衣带渐宽终不悔”地持续构筑“长跑型选手”的能力,过去十年研发累计投入超过380亿美元。华为17万员工中,有45%从事研发,另外还有16个研发中心,36个联合创新中心发布于全世界各地。目前为止华为全球累计专利授权数量超过5万件,这个数量很庞大。

徐翔宇表示,华为已经形成了在全球专利领域的领先优势,在行业内的专利交叉授权中拥有了相对的定价权。可以说,如今华为全球市场发展迅猛,在国际市场能够免受专利诉讼缠身,并且赢得行业尊重和声誉,并逐步为行业开拓、贡献更多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研发创新的持续巨大投入以及长期积累的专利优势。

全球创新型的“蜂巢”模式

接下来,徐翔宇还向大家介绍了华为短时内迅速崛起的“秘密武器”,它就是华为自己创立的商业模式--“全球创新蜂巢”.“想象一群蜜蜂没有领袖发号施令,而朝同一个方向飞。在华为,我们也是只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科技行业日新月异,每天我们都面临着各种各样新的诱惑。但正如中国古人对”舍得“二字的解释,有”舍“才有”得“.对华为消费者业务而言,我们长年只专注于一件事-做最好的智能终端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并致力于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在Web2.0的新时代,华为正在引领符合当今世界的新的组织方式。华为没有绝对权威的“大师”,华为的力量源自于集体的智慧。比如华为采用轮值CEO制度,三位CEO每六个月轮换一次,这样就保证了华为的重大决策是基于集体民主而非一人独裁。更重要的是,虽然华为是一家私有公司,但它不是由创始人拥有,而是归它的员工所有。创始人现在只拥有公司股份的1%,其余股份归华为员工所有。这一财务上的分享机制确保了一大群优秀的工程师们在这样一个硕大的平台上共同创造。

目前在华为的全球17万员工中,“全球创新蜂巢模式”指引他们集体做出决策,朝一个方向飞。这是一种基于集体智慧的模式,是一个充分利用Web2.0经济潜力的模式,也是一个民主和资源开放的结构。

加快全球化发展更需集体智慧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华为正在向全球推广自己的新模式。华为也把这种聚众创新的观念推广到了外部合作伙伴,与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伙伴开展密切合作,以汇聚更多的智慧。

华为全球共有17万员工,其中4万为外国人。每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时,华为都会聘请当地的优秀人才加入高管团队,在面向当地客户、渠道经销商等部门中也会雇佣更多本地化员工。为汇聚全球各领域最顶尖的资源,华为还因地制宜设立了不同“主题性”的研究中心,确保招募到最优秀的人才,如伦敦的工业设计中心、巴黎的美学及数学研究中心、日本的工艺与材料中心、旧金山的用户体验中心等,消费者也许不知道,“小小一部华为手机,从外观、颜色、材质、算法到用户界面,一点一滴凝聚了全球最潮最顶尖的智慧。”

致力于全球化发展的华为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与交流,除了此次与杜兰大学开展交流活动,不久前,华为深圳总部还迎来了美国着名公立研究型大学-堪萨斯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和学生,让充满好奇的美国学界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感受华为。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