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从鸿海收购夏普看日本企业

【环球科技综合报道】鸿海收购了夏普。《日本经济新闻》3月30日报道称,如果把这件事在日本产业史上定位,这是日本“二战”后制造业并入外资企业旗下的第2家大型企业,第1家是日产汽车。作为并购,亚洲企业收购日本企业的案例中,按金额金计算有可能是最大规模。

找不到买家

“为什么没有像以往那样,由日本企业联合加以守护?”,这种偏于感情的议论在日本依然很多。但是,这是现实。如果除去与日本经济产业省关系密切的日本产业革新机构,认为需要夏普、而且愿意收购的,这次只有鸿海一家。

从此次并购中,应该懂得2点。其1是夏普以外的日本上市企业今后在面临不得不出售业务和公司整体的局面时,有可能找不到买家。

例如在电子行业,在日本有8家大企业之说,夏普以外7家的经营在整体上进入了复苏期,但从白色家电来看,能明显创造利润的领域仅限于冰箱等。

冰箱表现强劲是因为正好出现每隔10年的更新换代需求,而且体积巨大,价格昂贵,反过来说,只能算是内需型产业。这个领域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时不作出明显贡献的领域。今后,要如何重组才好呢?

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关注的是亚洲企业。这是第2点。

据称,鸿海此次收购夏普被认为想要的是,夏普的(1)家电产品“品牌”;(2)液晶面板产能和技术;(3)40岁以下的员工(还有说法称,不需要日本泡沫期及之前进入公司的人)。

鸿海1970年代依靠制造接头起家,发展为从事个人电脑、游戏机、电视、智能手机等组装的巨大代工企业,但自主产品仍然很少,也缺乏品牌号召力。

利用夏普的品牌实力和开发力,鸿海将家电产品和电子零部件在整个亚洲销售将会怎样呢?鸿海已经设想好在亚洲卖什么产品,此外还具有以数亿个为单位进行制造的生产能力和技术。不管哪一项都是夏普以及其他日本电子厂商所不具备的。

常年关注日本产业界的野村综合研究所的理事长谷川史郎指出“像鸿海和夏普这样的事例已经开始出现”。

例如旅游产业。在日本静冈县最近越来越多的亚洲企业前来收购此前未找到买家的酒店。调查发现,这些企业为中国的旅行社代理店。他们收购静冈县机场周围的酒店,通过包机将大量游客带到日本,并以这些酒店为据点带领中国游客在日本各地旅游,购买特产之后返回中国。当然也会游览富士山。

谷川表示“他们拥有日本人无法想象的旅游线路设计想法和庞大的客户资源,在日本国内无人问津的酒店也成为宝物”。

亚洲企业对日本企业的收购额增至4倍

这种现象实际上北海道从199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在海外也很有名气的滑雪场二世古(NISEKO),在日本因泡沫经济破裂而震荡的90年代,首先是澳洲资本从大型酒店和当地资本手中收购该设施,以大洋洲人和欧美人喜欢的形式进行再开发,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游客。之后,马来西亚资本也加入其中,拆除了高尔夫球场的一个场地,设置了在高高的木桩上挂上绳梯的娱乐设施。据称冬天前来滑雪,夏天前来观光和企业研修的外国人络绎不绝。

日本人做不好的交给外国人来做。如果日本也以这样的形式“开放”企业和基础设施,很可能诞生巨大市场。夏普的教训或许就是“我们日本人并不是很了解全球的市场”。

据RECOF DATA统计,2015年海外资本对日本企业的收购额增至5年前的2倍,达到1万224亿日元。其中,亚洲企业对日本企业的收购额增至5年前的近4倍。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