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11日早间消息,虽然全球风险投资市场都在降温,但中国却一枝独秀。短短三天内,就涌现出滴滴快的、蚂蚁金服和链家地产三笔巨额融资。
融资大爆炸:中国科技行业上周融资60亿美元
尽管创投基金盛宴正在慢慢散场,但似乎没有人通知中国。
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科技融资繁荣时期后,世界各地的投资者都在收紧资金,但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却在努力避开影响世界其他地方的不利现状。知情人士表示,滴滴快的、蚂蚁金服和链家地产都将以至少6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最新一轮融资。据悉,仅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就将融资逾35亿美元,这将成为科技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轮私有市场融资。
这一系列数字都是在上周的短短三天内曝光的。在中国,像这样的大型创业公司吸引了重要的支持者,并且获得了高比例的融资份额,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却困境重重。在全球风险投资进入平台期的当下,这种疯狂的速度显得尤为扎眼:据市场研究公司PitchBook Data测算,美国今年前三季度的风投交易数量创下过去4年来的新低。
“中国的风投市场变得非常极端。”市场研究公司清科集团分析师贾罗德·纪(Jarod Ji)说,“市面上不缺钱,但投资者的却认为缺乏好项目,这也是滴滴等公司获得这么多融资的原因。”
他补充道,中国排名前20%的创业公司获得了约80%的融资。
泡沫担忧
去年第四季度,全球风险投资交易之所以大幅下滑,是因为市场担心科技投资行业出现泡沫。尤其是当大牌投资机构纷纷减记Snapchat和印度Flipkart等高调创业公司股权价值之际。
但咨询公司Preqin表示,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的风险投资却增长50%,达到122亿美元,较去年末的下滑有所反弹。这也推动全球第一季度的交易价值达到了340亿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270亿美元。中国风险投资公司2015年融资1396亿元人民币(约合216亿美元),较上一年翻了一番多。
知情人士透露,除了蚂蚁金服的巨额融资外,滴滴快的也融资逾15亿美元,链家地产融资约10亿美元。
但参与投资的并不仅仅是私募资金。
政府资金
根据清科集团的数据,中国政府支持的风险投资基金在2015年融资约1.5万亿元人民币,使之管理的资金规模在短短一年间就增长两倍,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这些资金都来自所谓的政府引导基金,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扮演一定的角色。
“整个行业都坐在大量的‘干火药’(注:指私募股权公司手中握有的待投资现金,此处不包括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基金)之上,所以我们预计交易量将会增长。”Preqin风投主管非利息·埃吉迪奥(Felice Egidio)在电子邮件中说。
由于要大举招募司机,并在与Uber的价格战中保持竞争力,因此滴滴快递也在展开新一轮融资。据悉,此轮融资目标超过15亿美元,高于最初计划的10亿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蚂蚁金服也将至少融资35亿美元,并获得了国有投资者的强力支持,此轮融资将由中投公司以及中国建设银行的一只投资基金领投。
BAT三巨头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三家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也都在积极参与资本运作。
知情人士表示,链家地产已经吸引了腾讯和百度。倘若顺利完成,该公司的估值就将达到62亿美元,超过Lyft,仅次于印度在线集市Snapdeal。
然而,这场投资盛宴却令规模较小的企业举步维艰,因为行业高管和投资者担心,从上门美甲到杂货配送再到网络金融,各行各业都会涌现出许多山寨应用,导致前景受挫。
“风险投资本身也在把资金引流到规模领先的企业,导致小企业却无人问津。”汇丰银行分析师Chi Tsang说,“有些投资者或许很难支撑目前的估值。”(樵夫)
- 昇腾384超节点真机将亮相WAIC2025
- 去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增至1.24万亿美元
- 稳定币、跨境支付概念活跃 中油资本涨停
- 谷歌推出AI商务通话功能
- 雷军陪比亚迪王传福参观小米汽车工厂
- 上交所举办可控核聚变产业沙龙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召开稳定币与工业数字资产研讨会
- 科技记者古尔曼:Meta在挖走苹果AI部门主管后 再次挖走两名核心专家
- 28家科创板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增 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占近半数
- 中国科学院新突破:纳米降解剂精准诱导肿瘤细胞“自毁”线粒体
- 财联社7月18日电,META聘请苹果公司的LEE和GUNTER组建超级智能团队。
- 绩优基金二季度加仓科技医药板块
- 多模型AI诊断疟疾准确率达96.47%
- 财联社7月18日电,OpenAI发布了重磅产品ChatGPT Agent。
- 海蓝声学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 工信部: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研究储备
- 财联社7月17日电,优步将投资3亿美元于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作为其Robotaxi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部分。
- Anthropic两位离职核心员工重返公司
- 2025年全国消费品工业座谈会在陕西西安召开 强调多措并举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 光大控股、金海通投资芯诣电子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