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讯 4月20日消息,今日瑞星正式发布密锁病毒(勒索软件)分析报告,报告从病毒原理、攻击流程、发展历史、整体运作体系、幕后黑手分析及防范建议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密锁病毒的详细信息。截至发稿时,该类病毒仍在国内大面积爆发,大量企业及个人用户正在遭受病毒威胁。
瑞星发布密锁病毒分析报告 三个月内82万人次感染
报告中介绍,密锁病毒主要通过恶意钓鱼邮件进行传播,一旦用户运行邮件附件,病毒会将电脑中的各类文档进行加密,让用户无法打开,并出现弹窗,提示限时付款的勒索信息,如果用户未在指定时间缴纳黑客要求的金额,被锁文件将永远无法恢复。
据介绍,密锁病毒(勒索软件)最早起源于1996年,2016年开始大面积感染中国地区,并且技术支持活跃、更新频繁,给广大用户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根据瑞星“云安全”系统数据显示,2016年1至3月,瑞星“云安全”系统共截获密锁病毒样本36,986个,共计828,527人次感染,北京、广东等地受此病毒威胁最大。根据某国外安全厂商数据,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感染了超过234,000台计算机,病毒编写者获取利润高达3.25亿美元。
瑞星发布密锁病毒分析报告 三个月内82万人次感染
根据瑞星反病毒专家分析,密锁病毒采用全球化钓鱼攻击模式,病毒分发站点多半来自欧洲和北美地区,分别占总体的44%和39%。进行钓鱼攻击的邮件中往往包括:账单、发票、付款、交易、快递等敏感词汇,诱使大量用户上钩。攻击过程中,病毒针对杀毒软件的免杀技术及文件的加密技术不断更新,病毒编写者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团队化和产业化运作模式。
瑞星发布密锁病毒分析报告 三个月内82万人次感染
此外,瑞星反病毒专家发现,密锁病毒的分发及加密站点中1/3以上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而且病毒代码中使用了针对斯拉夫语系(俄语)的字符编码,攻击过程中也有意避开俄语地区。因此,密锁病毒的攻击很可能是一群来自俄罗斯的黑客团队所为。
专家提醒广大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密锁病毒目前正在我国大面积传播扩散,广大用户应及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并提高安全防护意识,避免感染中招。尤其是企业用户应安装具有防恶意软件功能的邮件安全产品、网关防毒产品和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企业防病毒软件,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第四研究组下设工作组会议召开
- 上海三大运营商推进“双万兆+AI”相关行动
- 上海市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创新中心启动建设
- 肖钢:要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加快构建生成式AI金融应用的治理闭环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固态技术制造端工程化路径已开始显现
- 财联社5月18日电,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罗永浩的AI创业项目或与百度展开合作。 (新浪科技)
- 交警回应贵阳一小米SU7发生车祸致人伤亡:确有该起事故 具体会有相关部门处理
- 国际团队观测到一超大质量黑洞喷射出子弹般气体团块
- 多国共建“人造太阳”达成重要里程碑
- 北斗系统全面进入11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体系
- 宁德时代曾毓群:未来三年电动重卡渗透率将超50%
- 英伟达将调整对华芯片出口
- 发射后失联 印度地球观测卫星发射任务宣告失败
- 中国银行首发中银科创算力贷 助力“人工智能+”行动
- 潘功胜:将持续推动强大的中央银行与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互促共进 支持完善首都金融功能布局
-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完成生产试飞
- 中信证券:管理软件或是AI Agent落地最佳场景之一
- 吴清:加快推进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 打造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新高地
- 《科创板日报》18日讯,据华为终端消息,5月19日14:30举行nova14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
- 去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值超5700亿元 同比增长7.39%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