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路透社今天撰文称,为了增强用户忠诚度,并突出与其他Android手机的差异,三星正在积极开发移动支付服务,并与老对手苹果展开了正面对抗。
以下为文章全文:
三星智付
虽然三星是智能手机行业的领导者,但在苹果通过构建服务生态系统为其产品提供支持的过程中,三星始终都是个看客。但如今,随着这两家公司纷纷开发移动支付服务,三星终于开始在服务领域向老对手宣战。
对苹果而言,iPhone的支付服务可以为该公司创造新的收入流,就像iTunes音乐和娱乐服务一样。与之合作的银行需要根据交易笔数向其支付费用——据报道,美国的费用为每笔0.15美元。
在软件和服务领域处于落后状态的三星则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该公司不会向金融合作伙伴收费,他们只是将三星支付(Samsung Pay)视作一个推动手机和其他服务销量的引擎。
“我们是一家硬件公司,归根到底,我们的目的是让人们购买我们的手机,并在使用过程中越来越喜欢它。”三星支付全球副总裁艾利·金(Elle Kim)在悉尼接受采访时说。
但现在还处于发展初期。这两家公司的支付服务从去年9月才开始在美国市场正面竞争,中国市场的对抗时间只有4个月,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则分别只有1周和2周。Apple Pay可以在英国和加拿大推出,三星支付则覆盖了韩国和西班牙。
Apple Pay去年的交易额仅为109亿美元,多数来自美国。与之相比,中国去年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高达1万亿美元,主要由阿里巴巴和腾讯主导。
阿里巴巴和腾讯也希望在中国以外的市场发展自己的业务,但尚未取得太大进展。
三星周二表示,该公司的支付服务自从去年8月推出以来,已经在韩国处理了超过10亿美元交易——但相比于该国去年5000亿美元的信用卡交易,仍然相去甚远。
银行没有理由不同时支持这两款服务,因为这两家公司的技术并不相互排斥。不过,三星采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其加快与银行的合作速度。
“苹果渴望获得更多控制,谈判过程更加复杂。”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数字支付战略副总裁克里斯多夫·乌组里奥(Christophe Uzureau)说,“三星更灵活,所以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他们可以获得更加灵活的条款。”
这两家公司都在美国与许多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展开了合作,在新加坡也有很多相同的合作伙伴。
三星支付上周三在澳大利亚推出,合作伙伴包括美国运通和花旗银行。Apple Pay同样与美国运通合作进军澳大利亚,还与澳新银行展开了合作——这也是唯一一家向用户提供三星或苹果的支付服务的当地大型银行。
澳大利亚的大型银行也有自己的移动支付服务,但澳大利亚国民银行表示,该公司欢迎在这一领域达成战略合作。西太银行也表示,该公司与许多数字钱包服务提供商展开了谈判,正在评估各种选择。
额外武器
三星支付还有一项额外的技术武器。
Apple Pay只支持安装了近场通讯(NFC)技术的终端设备,但兼容三星支付的手机既可以使用NFC技术,也可以利用较老的磁安全传输(MST)技术,这项技术可以模拟传统支付卡上的磁条。
三星高管托马斯·寇(Thomas Ko)表示,这就令三星在美国这种NFC终端远未普及的国家获得了优势。
“移动支付归根到底需要扩大覆盖面。如果移动支付无法比拼传统银行卡的覆盖程度,那人们就很难用手机代替钱包。”他说。
苹果和三星合计占到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40%,他们之所以都在投资移动支付技术,部分原因是为了在行业增速放缓和中国厂商压低售价的当下,支撑自家产品的溢价地位。
Apple Pay目前可以在新款iPhone和Apple Watch上使用。三星支付则能够支持新款Galaxy手机和部分平板电脑。
三星计划在该公司的虚拟现实眼罩中提供这项服务,希望此举能够提升这款新设备的销量。
“这两家公司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支付解决方案来提升用户忠诚度。”市场研究公司Telsyte总经理福德·法达吉(Foad Fadaghi)说。
苹果已经借助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专有的操作系统提升了用户忠诚度,三星则使用了谷歌Android系统,所以难以突出与其他厂商的差异性。
“移动支付这种服务对三星的意义更加重大,因为该公司可以借此突出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尤其是与中国厂商的差异性。”法达吉说。
作为三星支付的用户,首尔的IT从业人员Kim Ki-su已经目睹了这项服务的营销效果。
“我知道有好几个人曾经在Galaxy S7和LG G5之间犹豫,但最终都因为三星支付而选择了S7。”他说。(书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