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IT原创编译
练习一结束球场上的青少年就掏出智能手机,孩子们不是通过打电话和朋友保持联系而是通过发短信或社交应用,这样的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
调查显示儿童获得第一部手机的平均年龄只有10.3岁
Influence Central“2016年网络趋势调查”显示了科技在当今孩子的生活中有多么重要,孩子在更小的年纪就开始接触科技设备,孩子们网络访问量越来越大,分享的隐私越来越多。
孩子们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
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孩子们也离不开手机,而且孩子获得第一部手机的平均年龄是10.3岁。
在家里家庭成员之间也靠短信交流
孩子们热衷于发短信,31%的父母表示即使孩子在家也给父母发短信。
使用GPS追踪孩子的父母比例翻一番
使用智能手机GPS监视孩子的父母并不是多数,但是使用这一功能的父母比例确实从2012年的7%增长至15%。
孩子们在路上也玩手机
手机是孩子们在路上享受娱乐的设备之一,仅次于iPad和平板,这是路上孩子们必备设备的首选。
平板使用量因此从26%增长至55%; 选择手机的孩子占45%,和2012年的39%比增长显著; DVD则降至第三位,从2012年的48%降至35%; 曾经受欢迎的Nintendo DS则降至第四位,选择的孩子只占24%,而4年前则有40%的孩子选择。
孩子互联网使用量增长明显
2016年的调查显示父母对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约束有些放松,严格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时间和地点的父母比例从49%下降至41%,而那些稍微限制的父母比例则从44%增长至50%。
这意味着父母们采取措施控制孩子能访问的网络内容,27%的父母正在使用网络程序控制和过滤网站和平台,相比之下,4年前这个指数是23%。
采用更加宽松方法的父母比例和4年前比增长明显:2012年85%孩子和家人共用一个网络连接;现在则降至76%,24%的孩子从自己的卧室通过专线上网。
现在64%的孩子使用自己的手提电脑或平板访问互联网,而这个指数在2012年只有42%,而那些在公共空间(家里)使用家庭共用电脑上网的孩子比例则从2012年的70%下降至54%。
而且,38%的孩子使用手机访问互联网,和2012年比翻一番;26%的孩子使用游戏主机访问互联网,和2012年的19%比也有所增长。
时间到!
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的父母比例从14%上升至34%。
50%的孩子在12岁就已经有社交媒体帐号
社交媒体也在消耗孩子的时间,拥有第一个社交账号的平均年龄只有11.4岁。事实上,39%的孩子在10到12岁就已经有第一个社交账号,还有11%的孩子在10岁之前就有了社交账号。
Facebook和Instagram是孩子最常用的社交平台,分别有77%的孩子选择。但是,访问Twitter的孩子只占49%。新崛起的Snapchat也吸引了47%的孩子。其他社交平台孩子访问比较少。
-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第四研究组下设工作组会议召开
- 上海三大运营商推进“双万兆+AI”相关行动
- 上海市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创新中心启动建设
- 肖钢:要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加快构建生成式AI金融应用的治理闭环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固态技术制造端工程化路径已开始显现
- 财联社5月18日电,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罗永浩的AI创业项目或与百度展开合作。 (新浪科技)
- 交警回应贵阳一小米SU7发生车祸致人伤亡:确有该起事故 具体会有相关部门处理
- 国际团队观测到一超大质量黑洞喷射出子弹般气体团块
- 多国共建“人造太阳”达成重要里程碑
- 北斗系统全面进入11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体系
- 宁德时代曾毓群:未来三年电动重卡渗透率将超50%
- 英伟达将调整对华芯片出口
- 发射后失联 印度地球观测卫星发射任务宣告失败
- 中国银行首发中银科创算力贷 助力“人工智能+”行动
- 潘功胜:将持续推动强大的中央银行与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互促共进 支持完善首都金融功能布局
-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完成生产试飞
- 中信证券:管理软件或是AI Agent落地最佳场景之一
- 吴清:加快推进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 打造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新高地
- 《科创板日报》18日讯,据华为终端消息,5月19日14:30举行nova14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
- 去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值超5700亿元 同比增长7.39%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