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收购传闻促使美光科技股价大涨11%
尽管美光科技否认收到紫光集团收购要约,但受此消息影响,该股周二还是大涨11.36%,报收于19.61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紫光集团将以每股21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光科技,较其周一收盘价溢价约19%。
业内人士怀疑,倘若该传闻属实,英特尔和SanDisk也有可能参与竞购。英特尔股价周二上涨0.6%,报收于29.92美元;SanDisk股价当天上涨3.43%,报收于55.49美元。
摩根士丹利因为这一传闻而将美光科技的股票评级从“减持”(Underweight)上调至“持股观望”(Equal Weight),因为该传闻似乎给该股设定了底价。
另外,还有很多人对该交易的前景提出质疑,担心难以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
中国目前占据了全球过半的半导体需求,而倘若此次收购完成,中国就将因此获得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存储芯片技术。麦肯锡估计,中国政府可能在未来5至10年投入多达1万亿元人民币的芯片行业预算。
“紫光集团采取了正确措施,因为美光科技拥有难以开发的存储芯片技术。”上海咨询公司iCwise首席分析师顾文君(Gu Wenjun,音译)说,“但由于对外国资本有着严格限制,尤其是针对中国的限制更加严格,所以获得美国监管者同意的概率很低。”
截至本周一,美光科技今年以来的股价累计下跌50%,市值约为190亿美元。而据媒体报道,紫光集团此次出价为230亿美元。
但多位分析师认为,紫光集团的出价过低。投资公司Summit Research分析师斯里尼·桑达拉拉简(Srini Sundararajan)说:“这可能只是一次试探,为的是判断美光科技的管理层和股东对于收购交易的态度。在我看来,这个报价太低了,有可能会上调。”
桑达拉拉简本月早些时候就曾表示,美光科技可能成为中国的收购目标。但他表示,按照目前的价格,美光科技可能只会同意股权交易或者组建联盟,而不会被完全收购。“我们认为初始报价太低,美光科技会直接拒绝,以便上调报价。”
摩根大通分析师也认为这一报价过低,并认为合理报价应该在每股27至29美元之间。美光科技股价曾在7个月前达到过36.49美元。即便双方均 未对此展开公开评论,但摩根大通分析师认为该交易的确有意义,因为中国每年消耗的DRAM存储芯片高达110亿美元,并且希望建立自己的DRAM产业。
据市场研究公司DRAMeXchange统计,美光科技的全球DRAM市场份额为22.5%,该公司也是美国硕果仅存的DRAM胸片制造商。
- 创新药概念震荡回升 益方生物、诺诚健华创历史新高
- 机构: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1%
- 监管落实科创成长层投资者风险签署工作 账户新增签约类别标注分别为C或K
- 第十一批国采或启动在即
- 广州: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打造应急科技硬实力
- 内蒙古:重点围绕氢能制备和储运环节产业链上下游招引头部企业 加快补足全链条关键装备配套生产能力
- 分析师称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电子2nm代工节点良率分别约为65%、55%、40%
- 黄仁勋:中国市场和技术整合能力为全球企业提供关键支持
- 实现“即报即办” 广州推出“AI帮办”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 天津市人工智能(AI+信创)创新生态联盟成立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会见国际数据空间协会主席莱茵霍尔德·阿赫思一行
- 郭明錤:苹果2026年下半年量产其首款折叠iPhone 放弃自研使用三星显示无折痕方案
- 电动汽车百人会张永伟:2030年汽车电子硬件占比将达到70%
- 上海: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实施 构建智能眼镜产业核心能力
- 财联社7月15日电,奥本海默(Oppenheimer)将英伟达目标价从175美元上调至200美元。
- 全球首例 深圳机器人搭地铁为商家送货
- 库克:有望很快兼任苹果董事长
-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高时空分辨布里渊显微镜
- 英伟达黄仁勋说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 国资委:用好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材料研发 更好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