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台湾IT教父如何拯救亏损200亿的宏碁?

“万一失败了,我可以挡子弹,扛下变革的主要责任。”

整理丨张雪

见到施振荣是在他的《王道的经营》新书分享会上,他头发已经斑白,像一位和蔼可亲的学者。

这样一位看似慈祥的老人,却三次拯救宏碁于危难之中,被尊称为台湾科技界的IT教父。

宏碁1976年创立,40年间,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1991年,宏碁遭遇历史上最大亏损,亏损额高达6亿新台币。1992年,施振荣以全球品牌、结合地缘的模式,在当地采购、当地组装,让消费者买到功能新鲜,品质一致的宏碁电脑。这使得1993年到1995年,每年宏碁的营收成长率为51%、69%、81%。

2000年,宏碁因为连续失去代工业务,业绩再度下滑,二造宏碁开始。施振荣专注于隐性价值的研发与品牌,将宏碁改造为“三一三多”的运营模式,就是一个公司、一个品牌、一个全球团队,以及多供货商、多产品线、多通路。纬创专注计算机研发制造,宏碁专注计算机品牌服务,明基另创BenQ品牌,发展计算机周边的数字时尚产品。2004年,泛宏碁集团的总营业额达到222亿美元。

就在这一年,施振荣光荣退休,交棒给他的两名干将,跟随他多年的王振堂任董事长,曾负责国际业务的兰奇任总经理。在他看来,中西结合的方式,能打造一支全球性的团队。这个团队也确实在2009年,使宏碁电脑的销量跃居全球第二,2010年总营业额更增长至约660亿美元。

没有想到的是,2011年之后,宏碁失速下滑,最高峰甚至亏损超200亿新台币,企业岌岌可危。2013年,退休9年之后的施振荣不得不重返宏碁,进行三造,那年他69岁。

69岁的老人如何拯救断崖式下滑的宏碁?施振荣在《王道的经营》一书中有精彩描绘:

转型,不是件易事,甚至比创业更费力

大多数的创业,都会在起跑线经历比想象中更长的时间,在生存边缘奋斗许久。但只要“气够长”、不打输不起的仗,就有机会建立成功的获利模式。

然而,不像创业的成长曲线基准点是由零开始,若不是企业主动,转型与变革的起始点,大部分不是零,甚至反倒是负数,并且在达到零这个基准点之前,还要对抗一条失速下滑的负价值曲线。

更重要的是,这个负数所影响的,不只是财务数字,还包括无形的信心、惯性。三造宏碁,就是处于这样的状态。

失速的大船

三造“新新宏碁”与二造“新宏碁”时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二造时,宏碁还处在高度成长的产业环境,之所以需要变革,是因为内部的组织问题。

当时集团的组织架构不合时宜,内耗太多能量,以致失去竞争力。于是,我把研发制造、品牌营销分家,使其各自发挥,有效运作。果然,变革的效益就出来了,也符合王道精神,创造了比过去更高的长期价值。

但是,2013年年底的三造,却是宏碁处于时不我予的竞争弱势。全球个人计算机产业,原先由五家品牌鼎立,后来逐渐演变成联想、华硕市场占有率逐渐攀升,惠普、戴尔持平,而宏碁则一路下滑。

不仅仅是这样,再加上PC市场也在萎缩,原本宏碁仰赖以PC为核心(PC Centric)的显性价值,已不符合以行动性为核心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局势,如果再不创造新的价值,宏碁势必在典范转移过程中被淘汰。

宏碁这艘大船,从2011年到2013年都处于失速状态,我必须一边稳住它的失控,一边帮它构建和启动未来成长力道的新引擎。

在竞争中迷航

在三造的过程中,我越发感受到行王道的必要性。

经营企业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如果想要永续经营,就要把握共创价值、利益平衡的六面向价值思考。

我早在2011年就说过,宏碁需要三造,因为依据王道精神,当时的宏碁可以说已不再是王道企业。

在前CEO兰奇为主导的西方管理思维下,利益变得不平衡。例如,为了冲业绩,塞货给经销商;侧重财务数字、绩效等显性价值,忽视组织传承、隐性价值投资。

回想过去,十多年前,宏碁就已经在思考后PC时代的蓝图。我在1996年到美国演讲时,提出未来新兴型态装置XC;2001年二造时,也提出巨架构(云)、微服务(APP)的思维。

只不过,在我退休后,只聚焦于PC的机会,以至于因为没有投资足够的隐性价值,错失2010年可穿戴装置与云端市场成熟的时机。

就是因为这样,我才在《王道的经营》系列中,不断强调六面向价值的重要性。领导者要建立起六面向平衡、隐性价值转换为显性价值的循环机制,否则当成长困境来临,真会有青黄不接之感。

重返王道的舵手

我心里很清楚,三造宏碁的治本之道,得从企业文化着手,唤起宏碁人的王道DNA,重新回到“创造价值、利益平衡、永续经营”的思维。

所以,在还没回去前,我就已经开始物色接棒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CEO)人选。

我找回黄少华接董事长,他跟我相处四十多年,不论格局、实务经验、人脉、员工对他的信任度,都堪担大任,重点是他也是王道领导者。

不过,对于首席执行官(CEO)人选,我着实费了一番工夫;后来,一听到陈俊圣确定要离开台积电的消息,立即找他深谈。

其实,早在多年前陈俊圣担任英特尔全球副总裁时,我就认识这位年轻人了。我对他印象极为深刻,这位中国台湾的年轻人,竟然能把老美罩住!还有五个是他的前老板。

陈俊圣是个不怕挑战的人,PC硬件在走下坡,宏碁又亏损超过新台币200亿元,他到宏碁担任CEO,本质上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回去宏碁前,我就确认了交棒的布局;等我的“王道”任务告一个段落,就由黄少华接下董事长,做满一任,再交棒给陈俊圣。

各司其职

一般企业就是一个人当代表,宏碁是我们三位,全世界恐怕没有这样的案例。我们三人的分工是,他们两人负责稳住大船的速度,保持前进的动能,之后找到新机会,才有足够的动力加速冲刺。

严格说来,他们的责任比我更重。由他们扮演更关键的角色是合理的,他们年轻力壮,而我也还有其他的社会使命。

企业或组织要行王道,王者是很关键的角色,像黄少华与陈俊圣,都是有使命感的人,也重视长期的隐性价值,他们都知道,新策略的形成需要以六面向价值考虑,充分沟通。而最重要的是,我们三人都有共识,宏碁不能死守PC,未来不能只是纯硬件品牌的公司。

至于我,则是扛下走出一条新路的责任。

这样的分工,有几项考虑:一是,万一失败了,我可以挡子弹,扛下变革的主要责任;二是,我比较不容易失败,理由是我的个性很容易认输,只要不对会马上调整,调到最后,就能找到赢的方法。

夜空中的北极星

如果把企业经营比喻成在广阔无垠海面上航行的船只,王道就是指引方向的北极星,无论这艘大船要驶往何处,都不会迷航,终能寻到值得开垦的土地。

过去十年,宏碁的资源配置有误,太过期待超薄笔记本电脑、Windows 8与触控产品;结果,产品虽领先推出,却因市场并不买单,损失惨重。

从王道来看,“老套”(PC)在未来无法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因此要运用现有基础,赶快发展“新套”,并占有一席之地。

所以,我思考的方向是:PC已经没有成长空间,如何利用PC作为云端事业的滩头堡?

云端是挡不住的趋势。但相对先行者,宏碁资源比不过;跟着欧美模式走,我们也一定“打不过”。于是,自建云的想法就出来了。

现在的云,都是在讲像Google那样的大云或公共云,但依王道圈地的原则,我要先找到能够创造价值的空间或题目,再构建一个共创价值、利益平衡的机制。

我认为,私有云(private cloud)有创造新价值的空间,在我的想象蓝图中,自建云是把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服务器等各种型态的计算机,全都变成云,那么,就会有许多大大小小、近在眼前的私有云。

自建云也让宏碁进入“N e w C & C(c o m p u t i n g a n dcommunication)”时代,转型为“硬件+软件+服务”的跨领域整合者。

世事如棋

以往的C&C,让ICT产业的计算机与通信厂商分属两边,双方都想跨界,却找不到方法。

但自建云必须结合计算机科技与云端服务,宏碁若想帮客户打造自己的云(BYOC),就要能提供软、硬件整合服务的整套云端方案。

宏碁重新部署资源,让硬件产品,如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等行动装置,都将能和自建云串联,打造“硬件+服务+软件”的新商业模式,以及王道生态的平台。

硬件仍是宏碁的核心能力,只是投入资源减少,不再用过去那么耗资源的作战方式,保留部分的资源,转移新战场。

下围棋时,高手都会到处做活眼;宏碁之前会陷入困境,是因为只有PC这一个活眼。

企业经营如高手过招,专注本业的同时,又要保持弹性,探索未来,最好是满盘活眼。其实,碁就是围棋的意思,但企业的棋盘无穷大,经营犹如一场下不完的百年棋。

未来,会有更多无所不在的云,现在是手机比房间里的计算机还重要,再过二十年后,所有的设备(device),无论大小,都可以是云或端。

我告诉同仁,自建云是很清楚的方向,宏碁有软件、硬件技术的基础,大家要借重PC原有基础,与自建云整合,转向为提供服务。

一开始,不少人听到宏碁要发展自建云,都有个疑问:云端服务并非台湾地区硬件品牌的强项,宏碁的优势在哪儿?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宏碁就投资网络事业,有不少“碁”字辈的子公司;后来,网络泡沫化,王振堂全心发展PC,还保留一些核心技术,合并到集团电子事业部里,慢慢发展云端服务。

十多年前的小“碁”们,变成现在自建云的基础。

尾声:宏碁2016年第1季度净利润4600万元新台币,首季毛利率、营收均有增长,其中毛利率更攀上十年以上新高,宏碁过去一个半月股价曾拉出一波高达五成的涨幅,站上一年新高。宏碁CEO陈俊圣在分析师会议上说,宏碁的PC相关主营业务已稳定,转型方向清晰,布局包括VR、机器人等新领域,公司最新设立“宏碁智联网投资控股公司”,统筹集团所有新事业投资。

本文大部分内容摘自《王道的经营》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