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的死结在哪儿?

文/陈根(微信公众号:陈述根本)

智能穿戴的死结在哪儿?

可穿戴设备发展到今天,掐指一算也有两年时间了,至今还处于褒贬不一的处境中。这对于一个革命性的新产业而言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情况。对于一个从0到1的新科技技术,从出现到普及必然需要经历一段探索、修正期,在不断的讨论、质疑中找到一条准确的路径。

在整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观点认为制约可穿戴设备普及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因为续航能力不足。那么续航是否是制约当前可穿戴设备发展的关键因素呢?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影响的因素,毕竟电池的续航能力越久对于用户而言减少了充电的麻烦,总是利大于弊的事情,但这并不是最核心的因素。

智能手机或许能带给我们关于这个问题更为客观的认识。在智能手机之前,传统的直板手机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体验,各品牌都在追求着超长的待机与使用时间,在当时不论是飞利浦、诺基亚、索尼都推出过半个月不需要充电的手机,这也正是传统直板机发展最巅峰的时刻。就在这个巅峰时刻,乔布斯搞了款智能手机,这手机竟然少则需要每天一充电,多则一天充两、三次,这对于当时的任何一款手机而言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在那个时期大部分的手机保障三天以上使用不需要充电是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那么在智能手机的发展初期,其产业表现并没有比今天的智能穿戴产业好到哪里去。在续航方面也是一样,对于用户而言是一种“倒退”,一直到今天智能手机大部分也还是处于一天一充的情况。为什么用户还是乐于接受这种在续航的使用体验上极为不爽的智能手机呢?一是整个产业的现实技术处境决定了基于大屏幕应用续航能力的局限;二是所有的舆论几乎一致地将屏幕大导致耗电的理论“催眠”给用户;三是消费者在选择智能手机时的关注点被成功转移。

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操控爽的时候,心甘情愿的接受了这种续航的不爽体验,于是就奇葩地延伸出了充电宝这样的一个“神器”。苹果为了让手机更美观、精致与舒适,尽可能的将手机厚度降到“极限”,这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电池的容量。结果,一些“天才”创新者们为了提升苹果手机的续航能力,就研究出了一些“神奇”的宝宝,如下图。

这要是让乔布斯看到,可能都会直接疯掉。但是却有很多人在用,淘宝上随便一搜苹果充电宝,各种奇葩的配套充电宝就出来了,而且销售量也都还不错。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预测,2014年国内移动电源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60亿元,同比增长52.38%,201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80亿元,继续以50%的速度在增长。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这个“神器”的需求速度正在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在发展。今天大部分的人并没有觉得拿着个充电宝是件不雅的事情,很多商务人士的包里甚至还装着两三个充电宝,到写字楼、马路上随便一看,很多人左手一只小巧的手机,右手一个大块头的充电宝,还用的不亦乐乎。对于智能手机而言,续航显然是一个严重影响着使用体验的致命制约因素,但却在消费者心智中被成功转移。

之所以能被成功转移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智能手机抓住了两个痛点:一是触控屏幕用的爽,二是承载着诸多的生活应用。在这两个痛点下,用户就自发的想办法克服了续航的难点问题,搞出了这种既不安全又不美观的奇葩充电宝产品。

从智能手机的这种产业情况,给智能穿戴产业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那就是续航从本质上而言并不是制约当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就算我们的手上戴着一只表每天都需要充电又如何?谁的身边没有个充电宝,随便拔一下线给手表充下电不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吗。再则,随着超大容量电容、石墨烯技术与无线充电技术的出现,续航的问题很快将会获得解决。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在内心其实已经接受了这种智能设备续航能力目前存在着缺陷的这一事实,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对智能穿戴设备续航能力不足的包容心。

那么,假设今天续航的问题被解决了,就算一只智能手表的续航能力能达到30天,难道就能让智能手表产业获得爆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续航按年计算的电子表市场上已经到处都是。FitBit的成功以事实告诉了我们,在当前产业链技术、商业模式、技术人才、消费者认知、产业经验积累等方面都还处于婴幼儿期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聚焦、细分,以减法的思路砍掉一切可以砍掉的功能,正如FitBit一样,聚焦做健身运动类的监测产品。因此,在我看来,当前制约智能穿戴产业最核心的问题并不是续航,而是痛点。

从智能穿戴设备本身的属性而言,在未来必然会成为物联网时代的控制中心。但从目前产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整个产业链都还没搭建完善的情况下,不论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或是其它任意形态的人体可穿戴设备,要想获得突围,最关键的是能否给出消费者一个必须使用的理由。今天的消费者显然并不是不具备消费的能力,而是需要一个使用的理由,一个功能就足够,并不需要当前的这种无所不能的功能。

而今天续航能力之所以在可穿戴设备上格外受关注,其中一个原因无外乎是这个智能产品与其它智能产品不同,可穿戴设备是穿戴在身上的产品,在潜意识中的直观反应认为戴上、取下是件麻烦的事情。对用户来说更直接的理解为产品缺失实际应用价值所引发的一个“矛盾”关注点。其实在生活中比智能穿戴当前使用更麻烦的事情并不在少数,比如女性为了美,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自己的脸上“刷油漆”,然后晚上回家还得用专门的卸妆水把这个“油漆”卸下来,难道就因为麻烦而导致化妆品失去市场吗?答案显然不是。化妆品市场不仅没有因为“麻烦”而下滑,反而因为可以给女性带来“美”,其需求处于不断扩大的过程中。

那么,对于今天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而言,我们能否告诉消费者一个理由。比如,你戴上就能多活几年,不戴就会提早上天堂;或者是你戴上就不会心脏病突发意外死亡,不戴就会突发意外死。哪怕是告诉女性说,你戴上我的产品就能告诉你什么时候对皮肤补水,能让你年轻几年,不戴我这产品你就会提前成为黄脸婆;甚至可以告诉女性说,你戴上我就可以告诉你今天的“刷油漆”指数需要刷多厚等。就这样的一些功能,只要一项,消费者根本就不会去关心所谓的充电是否麻烦,而会自己想办法克服续航不足的问题。因此,与其说续航是制约智能穿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还不如更直接理解为当前的可穿戴设备并没有找到用户的“痛点”。最后说一句:智能穿戴产业当前的发展思路需要做减法,一方面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了续航的能力,另外更重要的方面则在于能在有限的产业链技术中搭建出可靠、极致的“战斗机”而不是“拖拉机”。

作者简介:陈根,智能穿戴产业专家、智能家居产业专家,科技、财经评论员;著有《可穿戴设备:移动互联网新浪潮》、《智能穿戴改变世界:下一轮商业浪潮》,以及《包装设计及经典案例点评》等设计系列丛书。自媒体微信公众账号:《陈述根本》。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