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手机业务之后 黑莓的未来在那里?

1浑身解数出尽 黑莓仍然未能止住颓势

预言成真。纵使“救火队长”程守宗推出一系列振兴改革的举措,也没有挽救黑莓的智能手机业务。创建于1999年的黑莓,曾经是加拿大的“名片”;其在美国手机市场的份额曾占半数,用户群上至总统下至百姓;也曾是众多莓粉的信仰。遗憾的是,这些只是曾经。黑莓宣布放弃手机业务之后,股价大涨5%,似乎所有人都认为此乃明智之举。只不过在经历阵痛之后,黑莓的未来在何方?

黑莓公司CEO程守宗(图片来自CrackBerry)

浑身解数未能止住颓势

伴随黑莓声明而来的还有其2017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截至8月31日),当季营收为3.34亿美元,同比下滑31.8%,净亏损为3.72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5100万美元。为了确保黑莓手机品牌不会消失,该公司与印尼BBMerahPutih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印尼制造、分发以及推广新设备。要知道,印尼已经成为黑莓手机最大的市场。同时,黑莓也在寻求与中国、印度市场的合作。

翻看十几年的发展史,黑莓无疑是动荡的,从联合创始人MikeLazaridis到后来的CEOThorstenHeins,外界质疑从未间断,直到迎来了有“救火队长”之称的程守宗。1998年,程守宗开始接管Sybase,当时该公司连续四年净亏损,甚至可能破产。但在他的领导下,Sybase的市值从3.62亿美元升至58亿美元,并连续七年盈利。战略大局观、企业IT经验,让黑莓董事会对程守宗给予厚望。然而,现实不都如童话般美好。

要是质疑程守宗的能力,显然是不公平的。事实上,他积极推进了一系列复兴计划,并且对公司部门进行了优化重组,聚焦优势领域,与很多厂商签订了合作协议。从产品和服务来看,复活的全键盘、迎合市场的全触屏、转向Android、开放BBM...黑莓始终没有放弃复兴的努力,而且还在2014年底出现了亏损大幅收窄,手机出货量环比增长15%的好迹象。

2科技市场变化太快 黑莓想的太天真了

只可惜,科技市场实在变化太快。iPhone让一整块触控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所谓的全键盘只能停留在莓粉的情怀中,手机的需求早已从这种设计讨巧走向了软件和服务,功能性被逐渐放大,谁还会为键盘牺牲手机的半块屏幕?即使后来转向全触屏,黑莓手机在iPhone和Android手机一统天下的环境中,也没有讨到半点便宜,这主要是由于应用的缺失。

既然自己设计研发不行,干脆开放服务,于是就有了开放BBM和采用Android系统。遗憾的是,在这个美好的“共赢”想法中,输家只有一个,那就是黑莓。诚然,BBM的确是黑莓的法宝,不过在推广思路上出现了偏差。摆在用户面前的问题是:如果我需要BBM,正好iPhone上也有,那么我为何还要用黑莓手机?对于BBM本身,此举值得鼓励,但要是黑莓还想做手机,未来就有些矛盾了。黑莓或许可以说,“黑莓手机上的BBM更安全”,可用户会买账吗?

iOS平台的BBM(图片来自TheVerge)

至于转向Android,则被一些人认为是自砸招牌。系统安全性和消息加密是黑莓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客户选择黑莓的首要考量。引入Android之后,智能手机的“红海”中只是多出了一款Android手机而已,并没有什么新鲜的,而对黑莓来说则是品牌冲击。初期的黑莓应用运行在java沙盒内,对系统无法造成危害,不过为了让BlackBerry10兼容Android应用,新的NativeDevelopmentKit允许开发者创建运行于虚拟机之外的应用,丰富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用户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买一台运行Android的黑莓手机,我到底是莓粉还是安卓粉?

无论是用户调查还是销量统计,转向Android的策略均不理想。从黑莓的角度上看,到底主推自家系统还是Android,飘忽不定。在这种反复纠结的过程中,黑莓最终放弃了自家系统,全面拥抱Android。从那一刻起,黑莓手机走到尽头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3软件和服务增速显著 成为黑莓新亮点

软件和服务成增长亮点

企业还是消费,BBOS还是Android,开放还是封闭,黑莓这些年始终在矛盾中度过。如今,黑莓狠下心砍掉智能手机业务,也算是不破不立。对此,市场调研机构IDC分析师约翰·杰克逊指出,这是个敏感、滞后的决策,“软件业务的营收和利润率应该是关注重点。”加拿大投资银行TDSecurities分析师DanielChan则认为,黑莓在转型为软件公司之后,可以成为年净利14亿美元、33%收益率的企业。

黑莓公布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软件和服务营收为1.38亿美元,同比增长89%,若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软件和服务营收为1.56亿美元,同比增长111%。在总营收中,软件和服务营收占比约44%,服务使用费(SAP)营收占比26%,移动解决方案营收占比26%。持续三年多的投入,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黑莓在去年底的企业客户数量也有所回升,软件营收保持了较好的持续性。

黑莓CEO程守宗表示,新的移动解决方案战略显示出积极迹象,砍掉硬件、专注软件、转向外包可以降低黑莓的资本需求,规避库存和供应链成本,并且可以从中收取品牌授权费用。同时,黑莓也会为此裁退不到100名员工。他透露,黑莓投资了10亿多美元,全部押注软件和安全。

软件和服务成为黑莓的亮点(图片来自FranchiseHerald)

黑莓预计,2017财年全年的软件和服务营收将增长30%,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每股收益在-5美分至0美分,好于此前预计的-15美分。

没有了硬件业务拖累,黑莓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软件研发和专利技术,看看爱立信和诺基亚,似乎过得还算不错,至少没有那么矛盾了。放眼软件和服务市场,属于黑莓的机会还有很多,安全、BBM、QNX、物联网,以及各种专利组合,重研发,做轻资产的专利技术授权,没什么不好,而且这本来就是黑莓的立身之本。

此外,截至2016年8月31日,黑莓还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短期和长期投资总额约为25亿美元。资金链的充裕为潜在收购提供了保障,而且短期来看在研发投入方面也没有压力。其实早在2014年,黑莓就踏上了“买买买”之路。

4振兴路漫漫 企业级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振兴之路的机遇与挑战

回顾黑莓的收购案,基本都是围绕主营业务,包括网络安全厂商AtHoc、移动软件提供商GoodTechnology、移动安全公司Secusmart、虚拟SIM卡厂商Movirtu、数据安全公司WatchDox等,技术之间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可以快速补齐黑莓的短板,完善为政企客户提供的信息安全服务。

同时,标的公司业务的营收助力和成长性,也是程守宗的关注重点。例如,GoodTechnology能带来1.6亿美元的年收益,而WatchDox则身处于百亿美元规模的企业级文件安全市场。这些思路与Sybase时期不无关联,既能加快推进战略转型,为客户提供顺应趋势的企业解决方案,也能确保公司在稳固现有业务的前提下,拓展新兴市场。

与之前的尝试相比,黑莓的一系列收购较为成功,这也表明,程守宗内心深处一直明白黑莓的主要用户群是哪些人,而放弃手机业务的决定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不过,随着科技趋势的变化,黑莓要想重拾企业级市场的优势,也没那么容易。BYOD概念的流行让苹果、三星这些消费级的霸主打入了企业圈,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与企业客户联手研发专业应用,生生截住了黑莓的客源。例如,苹果就与IBM、SAP等签署协议,在iOS上开发商业应用,直接服务于企业员工。这样一来,选择黑莓似乎就没有什么必要了,毕竟服务商的支持更为便捷。论安全性,iOS也不错。

有意思的是,就在黑莓宣布放弃手机业务的同一天,苹果就宣布了与德勤的合作,后者将专门成立一个超过5000人的顾问团队,帮助旗下企业客户使用苹果产品提供咨询服务。同时,还会推出名为“EnterpriseNext”的新服务。对于黑莓的境遇,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表示,一段时间以来,黑莓手机的销量都很低,“我们非常重视这一机遇,这个市场规模庞大。”看得出,库克对苹果在企业级市场的发展信心十足。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图左)与德勤CEOPunitRenjen(图右)(图片来自Apple)

消费级市场的增幅放缓,让更多的科技巨头将目光瞄向企业级业务,云计算的兴起也加速了这一趋势。当苹果、谷歌、三星这些公司纷纷拉拢企业客户的时候,黑莓这才坚定信念,思路没错,但话语权已经不在自己手中。长远来看,甩掉硬件支出后,黑莓要加大研发力度,坚持核心技术才是真正生产力,还要积极申请专利,把授权业务做起来。此外,还要积极布局新兴市场,QNX有望成为智能汽车发展的基础平台,而在物联网时代,数以亿计的设备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传输,安全性不容忽视,而这些,才是黑莓最擅长的。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