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讯《财经》杂志报道,证监会正在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针对此问题,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报道不实。
张晓军表示,有关媒体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报道不与监管部门核实是不负责任的。下一阶段,证监会将继续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工作目标,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以下是答记者问
问:7月20日,《财经》杂志报道,证监会正在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请问是否属实?
答:《财经》关于证监会正在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的报道不实。我会认为,有关媒体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报道不与监管部门核实是不负责任的。下一阶段,证监会将继续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工作目标,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以下是《财经》杂志相关报道:
证监会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 有三种可选方案
此次救市,证金公司运用大批资金入市维稳,巨量资金如何退出,成为市场恢复常态模式的关键。
上万亿的资金持有的股票该如何处置?如何平稳有序地退出?据《财经》记者了解,监管机构已经开始考虑救市资金的退出方案问题。
目前证金公司的资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21家券商以2015年6月底净资产15%出资,合计1280亿元,另一部分是证金公司从银行体系获得的资金,知情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截至7月17日,这部分资金的买入规模超过万亿元。
券商的出资退出有三种可选方案,各有利弊。第一种方案是将券商出资买入的股票按出资比例分给各家券商,主要考虑是救市期间,包括大股东、证券、保险、公募等机构的股票都被锁定,市场可供交易筹码不足,一旦资金回流市场,容易再次出现暴涨行情。
第二种方案是将券商出资买入的股票留在证金公司,留作以后融券业务的券池,证金公司返还各家券商的出资,这个方案的好处是锁定了这部分股票,不会引起市场对卖盘的担心,而且证券公司不用承担救市的损益。
第三种方案更折中一些,将券商出资买入的股票换成ETF基金,按比例分配给券商,这样便于切割,不会引起不同股票后市走势分化带来的权益分配不均。这部分出资属于证券行业自救,资金规模不大,决策流程短,预计很快会有结果。
救市资金的重头,在证金公司从银行体系获得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入市规模巨大,一旦处理不好,容易使此前救市的努力付之东流。
证券业界的建议是,参照全国社保基金委托专业机构管理资金的办法,将买入的股票按照招标方式委托给专业机构,允许他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慢慢卖出,甚至可以没有盈利的要求,只需要把资金回收就可以。
有关这部分资金的退出仍需多方协商,目前证监会正在研究可供选择的方案。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心,A股从危机模式向常态模式的过渡是否需要更长时间,接下来监管部门能否与市场进行良性互动,切实管理好资本市场预期,避免重蹈此次股灾的覆辙。
- 英伟达黄仁勋说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 国资委:用好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材料研发 更好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
- 宝马携手Momenta共研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跻身智能驾驶体验第一梯队
- 黄仁勋:将开始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
- CPO概念股集体走强 新易盛涨超10%再创历史新高
- 华翊量子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 IDC:第二季度全球手机出货增长1% 至2.952亿部
- 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
- 通用与LG将升级田纳西工厂 生产低成本电动车电池
- 马斯克:AI将在5年内超过全人类智慧总和
- CoreWeave扩建数据中心或将使所在城市的电力需求翻倍
- 韩国拟投入3.5亿美元开发新一代iLED显示技术
- 亚马逊推出AI编程工具Kiro预览版
- 上海推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沪九条”
- Xreal称2025年不会发布AI眼镜
- 黄仁勋将出席第三届链博会
- 特朗普据悉将公布7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和能源投资计划
- 激光光束形状实现“自由定制”
- 钙钛矿微模块光电转化效率创新高
- 微芯片可揭示个体抗体与病毒的“战争”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