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度被认为「过于颠覆」的Peloton,终于顺利登陆了资本市场!这家在国外被誉为「健身界的iPhone」「健身界的Netflix」在国内被称为是「KEEP鼻祖」的公司,用70亿美元市值证明了自身实力,但开盘跌破发行价的表现,却也带来了不小的隐忧。
Peloton上市终成功!但启发与隐忧并存
今年的明星公司不少,上市是他们的共同目标,但上市却并非他们的唯一目的。Peloton最近的大喜与隐忧 ,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6月秘密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首次公开募股后,Peloton在8月首次发布了IPO招股说明书,透露了用户规模、收入、成本等业界关注的重要信息。
终于,在9月末,在全世界媒体和用户的注视下,他们顺利登陆了资本市场,股票编码为「PTON」。
Peloton此次发行4000万股,募集资金11.6亿美元,发行价为29美元,位于发行区间26到29美元的高端。
以当日收盘价计算,Peloton市值超过70亿美元——此次上市,使得Peloton成为全球家用健身领域市值最高的公司。
然而,他们的首日开盘价为27美元,较发行价下跌6.89%;收盘价为25.76美元,较发行价下跌11.17%——根据Dealogic的数据,Peloton的上市首日股价跌幅,在今年筹资至少5亿美元的IPO中位列第二。第二日,Peloton再度下跌2.02%,股价来到 25.24,形式不容乐观。
从上市成功看来,Peloton掘金家用健身市场,不仅估值世界健身公司首位,也重新挖掘出了家用健身市场这个新类目,不可谓不成功。下面的部分我们会从招股书来谈一谈这给行业的启发。
而从不断下跌的股价、资本市场的反应,以及看到Peloton表现再次延期上市的世界体娱巨头Endeavor的表现来看,对于迟迟无法取得盈利,且亏损不断扩大的明星公司,在如今的资本环节下,市场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冷静。
Peloton为何让资本又爱又怕?
作为世界级的明星公司,成立于2012年的Peloton,起家于动感单车,后来扩展到跑步机这样的硬件,他们主要给用户提供实时的媒体课程以及定制化的训练库,来为家庭健身的用户提供锻炼、拉伸、瑜伽等相关课程。
目前的Peloton以「健身器械+媒体+技术」著称,从IPO前其招股书来看,也清晰的指向了这一点。
Peloton使用体验
在2019财年(2018年7月-2019年6月)收入达到了9.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5亿),这是其2017年同期的4倍,比2018年的4.35亿增长了110%。其中硬件销售的收入为7.19亿美元,占到总收入的近8成。
近年来,Peloton的收入直线上升
然而,让资本感到担忧的是,与大量明星公司类似,这样的收入规模依然无法帮助他们取得盈利的成绩。
由于为了获取新用户而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Peloton的亏损甚至还在增加,他们在这一财年的亏损达到了1.956亿美元,远远高于上一财年的4790万美元。
当然,如此高的投入也带来了相应的回报,如今该公司的付费用户达到了51.1万,比去年同期(24.5万)增加了一倍多,而其总注册会员数则是140万(定义为任何拥有Peloton帐户的个人)。
这些用户在Peloton共完成了约5800万次锻炼,用户平均每月的锻炼次数也来到了11.5次,比去年和前年的8.4次和7.5次要多上不少,可见其课程的趣味性也得到了多方认可。
别小看Peloton的付费用户,为了使用其跑步机与动感单车的服务,每月的服务订阅费用在39美元。
而新推出的无需购买硬件的移动端会员价格为19.49美元,这部分用户可以进行瑜伽、冥想、训练营、跑步和步行课程,这部分的用户总数也来到了10.2万名——在移动化的层面上,Peloton的试水堪称成功。
Peloton提供不同的套餐订阅服务
从招股书来看,Peloton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其动感单车和跑步机等相关产品的销售,此外的20%才来源自健身服务的订阅。
毕竟,他们一台动感单车的价格达到了售价1995美元(包括安装费用为2245美元),而一台跑步机更是高达3995美元(包括安装费用为4295美元),迄今为止,该公司已售出57.7万辆自行车和跑步机,其中56.4万辆在美国。这些组成了Peloton在2019财年的设备销售额——7.19亿美元。
在这之外,Pelot甚至还推出了125美元/双的特制防滑鞋、59美元/张的防滑垫、29美元/副的耳机、25美元/个的水杯……
从营收结构看,Peloton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然而,他们目前遇到的问题与Uber和Lyft这样的明星公司类似——在过去两年里无法避免的巨额亏损,是Peloton接下来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也是资本最为担忧的地方。
2012年以来,Peloton几乎每年都会完成一轮融资
兜售生活方式,Peloton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在诸多业务之下,Peloton不把自己仅仅定位成一家健身器材公司或服务公司。
在招股书中,Peloton表示,自己是一家集「技术、媒体、软件、产品、体验、健身、设计、零售、服装、物流」为一体的公司,从介绍中看,他们不光制造硬件、软件与产品,也会负责线上线下销售,甚至还有公司专属的上门安装团队。这10大方向下,勾勒出了这家明星公司的业务版图。
Peloton创始人兼CEO John Foley在招股书中写道:「On the most basic level, Peloton sells happiness」——「在最基本的层面上,Peloton销售幸福」,一句极为霸气又有愿景的话语。
的确,足不出户就能在单车或跑步机上运动,器械能够直接连接线上直播教室,用户根据需要选择课程,同时还有明星教练进行线上监督和指导。这样的模式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健身效率。
更不用说,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金刚狼」休-杰克曼、艾伦秀的主持人艾伦·德詹尼斯和「闪电」博尔特等人组成的狂热而庞大的用户社区。这社区既可以提供家庭健身缺乏的社交,也可以提升产品使用的黏性。
而根据Peloton公布的数据,其复购率高达95%,甚至高于以高复购率著称的Netflix(93%),当然,这理由或许也并不复杂,当你把如此昂贵的健身器材买到家中,自然会每月付钱来激活相关服务,更不用说,这服务里还有定制化的课程、喜爱的教练以及自己喜爱的音乐和节目。
即便在美国市场有如此的成绩,Peloton的国际化脚步并不算快,直到去年,Peloton才开始进入英国和加拿大等市场。
这一定程度上也与健身发展阶段有关,2018年美国的健身渗透率在27.81%,其他国家均未达到这一指标,有资料显示我国的这个数据为不到1%——因此,模仿Peloton在中国卖一台几万块的跑步机到家庭去,目前看还有不小的难度。
当然,虽然公司没有快速扩展到海外,其思路却得到了国际性的复制。Peloton的成功早已引发了业界的效仿和追捧。
此前圈哥曾经梳理过Peloton的追随者,如主打力量训练的Tonal、主打智能健身镜的Mirror、主打划船机的Hydrow、主打游戏单车社交的Zwift、主打智能健身的myShape等等。
而在中国,推出了不少智能硬件的Keep、咕咚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着;结合了智能硬件之后,小乔、舒华、亿健也开始朝这一方向进发;华为、小米甚至也杀了进来;也有不少创业公司如Spax、Fiture等开启了这条赛道的追逐……
可以说,Peloton已经成功引领了一个家庭健身的潮流。数以亿计的家庭一旦得到充分的开发,这一赛道的前景将不可估量。
延伸阅读:Peloton估值80亿美元神话背后,崛起中的家庭健身江湖
资本潮起又潮落,在潮头屹立的,可能是乔布斯,也可能是贾跃亭。
每年都会涌现出资本趋之若鹜的明星公司,你或许看不懂它的模式,而最终的一地鸡毛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总有公司会在嘲笑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狠狠打质疑者一记耳光 。
Peloton带来的全新生活方式,给人们解决了随时健身、足不出户锻炼的需求,而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AI技术发展的辅助下,甚至畅想下未来的5G时代,这股热潮不可低估——或许我们可以大胆断言「每一种体育消费品,看来都值得重新做一遍了。」
但美国健身市场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以及如此高的硬件费用都无法取得盈利,也让行业和资本对这类明星公司有了更多的冷静思考。
时势造英雄,没有一系列技术的发展,健身行业也不会出现Peloton这样的公司;历史的进程也需要考虑,如今紧张的股市环境与资本状态,也导致了今年明星公司都遭遇了这样或那样的滑铁卢。但毫无疑问,无论在怎样的大环境下,实实在在解决需求,踏踏实实取得盈利,都是无往不利的成功通途。
推广:
GEEKBODY新一代EMS健身黑科技产品已招经量产,日前正在全国招募合伙人 (联系人微信:PLA-SWAT)。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