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报告称Uber中国高达20万司机刷单!

在巨额补贴的刺激下,网约车刷单的灰色交易产业链发展迅猛。随着市场格局的逐渐确定,平台对于刷单这件事的容忍度越来越低。阿里巴巴最近发布的一份安全报告提到,Uber居然高达40%的订单是虚假的。

关于互联网约车刷单这件事,媒体报道已经够多了,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在巨额补贴的刺激下,网约车刷单的灰色交易产业链发展迅猛。随着市场格局的逐渐确定,平台对于刷单这件事的容忍度越来越低,不管是出于对投资人负责的态度,还是对自己平台的健康发展考虑,纷纷高调宣布要严厉打击刷单行为。杭州警方在3月初就破获了一起利用刷单软件从Uber打车平台诈骗14万元的案件,两名涉案人员被刑事拘留。

但是,你真的知道在国内打车软件市场里,哪家约车平台刷单最厉害吗?阿里巴巴最近发布的一份安全报告提到,Uber居然高达40%的订单是虚假的。

阿里旗下企业安全产品阿里聚安全发布的这份《2015数据风控年报》指出,当今互联网+环境下,刷单现象非常严重、利润率很高,逐渐成为支柱性黑客产业链。Uber中国有20万司机刷单,比例高达40%,远远高于Uber自己对外公布的10%的数据。

虽然现在Uber官方并没有对此表示回应,但有媒体通过对 Uber 司机及相关人士的采访,辅以网上论坛中的讨论,推测出一个让人震惊的数据-- Uber 公司针对扩大中国市场的投入中,约有 10 亿美元被造假预订单所骗走。

KPI推动下的花式刷单

通过各种方法制造完成虚假订单,骗取打车软件公司补贴奖励的都被称为“刷单”.为了平台的数据增量考虑,这类的行为在最开始的时候是被默许的。但市场争夺战的游戏玩到现在,格局基本已经定了,按理说是到了可以挤水分的时候。但为什么Uber的刷单量仍然保持这么高的比例呢?

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因为Uber在滴滴和其他网约车平台补贴降低的时候,仍然走高额补贴来打市场。补贴刺激了刷单行为。Uber长期推出全城5元、一周三程下周免单、拼车只要2.99之类的活动。Uber虽然降价促使订单增加了,但这些订单首先完全不赚钱,有些可能连油钱都不够,所以在对乘客降价的同时,对司机进行高额补贴。

一位司机透露,今年以来,目前滴滴快的、快车等补贴已经日益减少,而优步的奖励却一直很高,除了成单奖比别家高,还经常能遇上3倍、5倍的成单奖励。而正是因为高额补贴,才导致刷单者蜂拥而至,进一步加剧了刷单。

第二个原因,就是Uber对于刷单的打击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它需要刷单的数据来支撑其业绩表现,来说服投资人相信它在中国市场的未来是光明的。想要继续从投资人手里融资支持其在中国市场的扩张。而事实却是,Uber已经被滴滴快速超车。

在专车市场,根据易观智库不久前发布的《2015年中国专车市场趋势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在活跃用户覆盖率方面,滴滴专车的市场份额在2015年第四季度达到了87.3%,Uber、神州专车、易到用车及首汽约车分别为17.4%、14.9%、4.9%及2.3%.在订单占比方面,滴滴专车从第一到第四季度持续增长,并以八成占比的持续领先;Uber在第二季度一度达到最高12.5%,之后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半年累计下跌了3.8%;位居第三位的神州专车则持续成长,第四季度以7.8%的订单占比位居第三,与第二名的Uber距离愈发接近。

Uber可以说是前有狼,后有虎。只能继续依靠高额补贴来吸引用户。而高额补贴的刺激下,刷单行为又开始成倍增长,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Uber在反刷单方面,目前对外披露的手段有很多,Uber会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包括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等,依靠这些来抓取欺诈的模式,然后再训练机器学习和公式,让他们的反应速度更加快。更快地捕捉到欺诈行为的产生。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面对滴滴和Uber上类似熟人下单,职业刷单、空车刷单等等层出不穷的刷单手段,反作弊的技术是具备的。但是因为现在行业的数据还不够大,不够聪明,如果把控太严,误伤率会大大提高,影响用户体验,所以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努力地找到一个平衡。但Uber40%的刷单量,这也是在是太失衡了。

40%的刷单量, Uber中国发展堪忧

中国市场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它庞大的市场潜力,Uber CEO塔拉维斯·卡兰尼克在致投资者的信中表示,2015年底之前,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Uber最大的市场。14亿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做出来的蛋糕自然很大,然而从当前内忧外患的形式来看,Uber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情景堪忧。

其次是中国政府的地方保护性政策。随着滴滴的逐渐合法化,它在国内市场推广变得更如鱼得水。

尽管使用Uber这样的国际品牌意味着会收获优良的品质和服务,但中国人还是倾向于使用本土品牌。Uber既要用丰厚的奖励吸引司机,又要严格治理造假行为,为了追赶中国市场领军者滴滴快的,Uber必须平衡这两种做法。这就形成了Uber想努力融入中国市场却总是水土不服的窘迫境地。面对刷单,Uber的态度也是暧昧的。

一方面,Uber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努力开展监管工作。Uber CTO Thuan Pham坦言,在任何电子商务平台上,包括Uber和其他平台,只要是电子商务平台就会有欺诈,人性如此。

但事实总是残酷的,刷单即便浮夸虚假,在报表上却意味着可观的交易量,利于进一步融资,因此Uber似乎在纵容这类刷单行为的频频发生,对刷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至它们触及底线。中国司机的机智刷新了Uber的认知,补贴成为了大多数专车司机的生财之道,豪掷的巨额没有为公司带来盈利,没有为用户提升体验,都被司机骗去了。

从去年到今年 Uber 的调整来看,想要通过数据和技术来 100% 屏蔽这种刷单、甚至是假单的行为并不可行。对于希望继续在中国市场扩张并且占有更多市场份额的 Uber 来说,“补贴大战”依然没有看到尽头,这部分的灰色司机和收入如果不加以控制必将影响到其正常司机和用户的忠诚度。

专车服务同质化、市场份额大幅落后、被补贴所捆绑、竞争对手财力雄厚,已经对 Uber 在中国的生存产生了巨大的考验。

Uber曾表示,欺诈订单所占比例仅约为10%.但这次却被爆出虚假订单占了快一半的业务,无论是否属实,坊间传闻都足以使投资者远离Uber.其实从去年开始,Uber中国的融资就一直不顺利。9月就被爆出过Uber中国融资失利,Uber美国被迫输血的消息。之前,中国两家金融公司,包括平安集团投资部门和高瓴资本搜否认为Uber中国进行10亿元融资。

即使有种种回报机制,很多国内投资者最终仍未决定投资。原因何在?知情人士在中国投资市场的消息来源称,高比例的刷单行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和监管机制导致该公司很难有机会成功。

用10亿美元换来虚高的订单量真的是Uber想要的结果么?刷单推挤起来的泡沫破裂之后还剩下什么?它会成为另一个狼狈退出中国市场的雅虎么? 可以预见,Uber中国2016年的日子会更不好过。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