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技报道 周涛】11月2日,网络洗车公司我爱洗车被CEO李东晋悄悄解散,没有声明,也没有正式的公司解散会议。李东晋解散了公司QQ群,停用常用手机号,还留下200多万元债务。
据了解,我爱洗车成立于2014年底,至今只有10个月,曾获得500万元天使人投资,但A轮融资未进行下去。
和其他网络洗车模式一样,我爱洗车也是烧钱搞补贴圈用户。以业绩最好的7月份计算,我爱洗车每洗一台车,亏损高达189元。
烧钱太快用户转化率低
曾经兴盛一时的O2O上门洗车现在江河日下,打着“免费洗车”、“1分钱洗车”、“每单优惠15元”广告的流动洗车三轮车越来越少见。
近段时间,多家上门洗车O2O公司宣布倒闭,赶集易洗车、e洗车、功夫洗车等上门洗车平台相继关闭上门业务,随后养车类O2O也难逃资本寒冬,曾覆盖22个城市的博湃养车悄然暂停了5个市场的服务。
整个市场到底出了啥问题?业内人士向环球网科技表示,死亡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点,洗车用户转化率低,融资赶不上烧钱速度,未专注做好洗车服务。
上门洗车O2O公司大部分采用补贴“烧钱”模式来争取用户,并期望以洗车这种高频、低价的项目来换取其它保养项目的转化率。该人士表示,上门洗车就跟优惠券一样,留不住客户群,一旦哪家的优惠大,客户就会往哪家,洗车口碑什么的能留住客户很少,烧钱出不了很好的效果。
有观点认为,上门洗车速度慢,效率太低,人工成本太高,还没店里洗得干净,除了上门这条点,相比门店没有任何优势,不倒闭才怪。
车联万家创始人徐连宽表示,汽车后市场火热的今天,现状是单点模式难有未来,大平台需要大资源。上门洗车、保养只是烧钱热闹一下,没有未来。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有40多家汽车后市场O2O项目涌现,而2014年入场的创业公司超过100家,涉及洗车、维修保养、汽车租赁、汽车金融保险等后市场各细分领域。
上门洗车O2O纷纷夭折
作为去年以来炙手可热的投资领域,O2O创业公司突现倒闭潮,而近期处于风口浪尖的,无疑是上门洗车O2O。
e洗车,2014年6月上线,2015年3月完成由平安创投领投的2000万美元A轮融资,5月份CEO离职,10月份上门洗车业务停止。
云洗车,成立于2013年4月(未融资),于2015年1月关闭洗车业务。
智富惠,2010年上线本地生活服务平台,2014年大推1元洗车。2015年1月倒闭。
嘀嗒洗车,成立于2014年2月(未融资),于2015年4月关闭洗车业务。
车8,2015年7月中旬宣布关闭上门洗车业务,这距其上线不过短短数月时间。
赶集易洗车,由赶集网于2014年8月推出,在赶集58宣布合并后,10月1日,赶集易洗车并入58旗下的呱呱洗车,停止原有洗车业务。
功夫洗车,10月24日在官方发布业务调整公告,关闭上门洗车业务,只保留上门保养和上门救援业务。
- 腾讯与越疆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淘宝天猫后,又与京东达成合作?小红书官方暂无回应
-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会见巴西科技创新部部长 就深化中巴科技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 衡封新材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
- 路维光电:股东国投创业基金拟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
- 兆威机电:股东清墨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1.5%公司股份
- 中研股份:部分董监高拟合计减持26.6万股公司股份
- 虹软科技:询价转让价格为38.59元/股
- 阳光诺和:拟购买朗研生命100%股权 股票复牌
- 上声电子: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3.3亿元
- 隆达股份:股东国联产投拟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
- 纳微科技:两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78%公司股份
- 财联社5月12日电,苹果美股盘前一度涨逾7%,消息称苹果考虑提高秋季发布的iPhone价格。
- 步科股份:已与国内部分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建立合作 并形成批量订单
- 中国信通院:3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276.5万部 同比增长6.5%
- 五部门:加大广州南沙海洋产业 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
- 财联社5月12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摩根大通在阿里巴巴-W的持股比例于05月06日从5.99%升至6.08%,平均股价为123.4291港元。
- 五部门:支持在南沙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融合应用的数据算力中心、研发认证中心、测评中心以及监管平台等机构
- 机构: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2.3GWh 同比增长64.2%
- 机构: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4.1GWh 同比增长52.8%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