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博死亡真相:因为No zuo所以Die

本文作者:腾讯微博离职员工李阳

2011年加入腾讯前,我直接没有考虑去聊聊新浪微博。因为我觉得腾讯微博其实更有机会笑到最后,即使当时新浪已占先机、如日中天。怀着投机心理和济世情怀,我成了腾讯微博的一员。但2013年初,我感觉腾讯微博脉象衰微,已经知道“这孩子迟早是要死的”。虽然我做过一点事情,尽管我认为腾讯微博仍有机会,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从离开的当季开始,微博就再也没在腾讯季报中出现过。

我不晓得当时的战略、决策,也不关心有什么宫斗、内幕,更无意于对任何一位共事过的同事指手画脚。我只从自身体验和观察出发,说说我所知道的真相。毕竟作为一个久病成医的互联网老中医,在腾讯微博活着的时候,我曾牵过它手、摸过它脉。

勉强完成使命,终算死得其所

腾讯当时要做好微博是认真的,它并不注定是个会成为炮灰的产品。我对腾讯微博有三个基本判断:它还算完成了使命,死得其所;它其实可以活得很好;它的死因,真相只有一个——慢性自杀。

关于他的使命,我同意魏老师所说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腾讯微博又是一个成功的产品:它的确拖缓了新浪微博的商业化速度,并通过微信,将“现象级产品”五个字从新浪微博手中重新抢了回来。”但防守只是他的最低目标,目的都谈不上。如果要说目的,探索社交广告收入才是真实的目的之一。

通过微博一战,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硬生生并列为两大主流微博,流量早就第一、收入当时刚刚爬到四大门户第一的腾讯门户,由此正式成为最主流门户。同时,腾讯和新浪一起把微博这个行当做得半死不活,保卫了QQ空间及其开放平台,也为微信另辟蹊径崛起争取了时间。但这是个客观结果,而不会是初心,它并不是为当肉盾而生的。只能说,腾讯微博成功完成了它的最低使命,结局是腾讯最初设想中能接受的最不济结局。也算死得其所,没有白死吧!

它其实可以活且活得更好。但瞧病可以免费,开药就得收钱了,腾讯又不给我钱。更何况,有药腾讯微博也已没法再吃了。

因为No Zuo,所以Die

腾讯微博之死,真相只有一个,是慢性自杀。它死于跟新浪亦步亦趋、与兄弟若即若离、对资源不依不舍。

常见的死法是No Zuo No Die,腾讯微博却相反,它没犯过啥作死的致命错误,没做什么、坐以待毙才是死因。

魏武挥老师复盘腾讯微博的小败局,认为原因在于丧失先机、激励和动力不足、运营水平落后和定位为防守型产品。还有人认为是这种产品形态水土不服有缺陷。这些都是客观原因或一些原因的结果。我认为还可以往灵魂深处挖一挖。

无数案例,包括微信,证明未得先机其实并不是个事,对巨头来说更是如此。腾讯微博人的运营水平、努力程度够不够,也还不必成败论英雄、轻易下结论。激励机制和求生动力,不是根本原因。劲头不那么足是个未经验证的表象结果,原因不一定就只是激励不够。更深层是求生求胜的欲望不强烈。若一开始就存在失败主义,地球人科技进步、装备提升,也无法战胜三体人。

说到这又要提一下微信。腾讯广研的资源和激励不见得比微博多,当时也并不面临像新浪微博一样需全员上阵、背水一战的境地,起步同样不是最早的。如果说广研团队比别人多点什么,恐怕就是他们从用户真实需求出发设计产品,抱有做成一个产品的欲望和信念。

想赢和相信能赢,真的很重要。这能决定是不是有“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自信,决定是否能从腾讯社交系统和用户的特点出发,用微博形态做出受喜爱的产品。

跟新浪亦步亦趋

腾讯对微博的“战略级产品”定位我认为是真诚的。腾讯微博最初获得的资金、流量、技术、人力支持等资源让竞品都眼红得很。腾讯总办一票大佬天天发微博、体验社交游戏和小应用,甚至不惜沦为广告狗。

腾讯微博动用了很多的资金拼抢名人资源,虽然很粗放,但还是有效的,在局部建立起颇为不错的影响力。只是这打法跟新浪亦步亦趋,得出的结果终究只是跟老大的屁股贴更近点,而不可能从某处超越。运营方法上,跟领先者用一样的方法贴身肉搏,除非体量有真的压倒性优势,不然外界看来,你终究不过是个大老二。

商业模式探索上,腾讯其实也本有优势,无论是社交游戏还是社交广告,腾讯微博都有大过新浪的基本盘。

游戏收入、产品供应和游戏玩家,腾讯都不太缺,但不会阻拦微博把游戏渠道做起来。广告模式是腾讯希望有大突破的,这也本是OMG(腾讯的在线媒体事业群)的基本价值所在。这两个部分最终都是QQ空间为主的开放平台做起来了,SNG(腾讯的社交网络事业群)的广点通成了全腾讯社交产品和开放平台的广告运营主体。

也许还可以靠电商和卖“大数据”维生,也许吧。这俩其实一直只是理论上可能。

结果腾讯微博只是跟着新浪,对方开发啥广告形态啥广告位,这边就弄个类似的拿去抢着卖,在广告主那里分食到老二级的广告份额。最终结果就是让新浪不要活得太好,自动对号入座做了肉盾。

有一种情绪,内部一直任其存在和滋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心——“我们就是炮灰”。当时有的同事在群里讨论问题,会带出这种情绪,甚至直接表达这样的意思。一边跟新浪亦步亦趋,一边觉得这样不是出路,一边还觉得自己就注定是在参与一个炮灰事业。好悲壮。

可能有些人真是受了一些媒体和评论家影响,他们天天鼓吹腾讯微博就是防守型产品。比如之前网易副总编张锐宣称,微博对四大门户来说,新浪是战略级产品,网易是变革型产品,腾讯是阻击型产品,搜狐是跟随型产品。更有业者这样评论:新浪拿它当饭吃,网易拿它当菜吃,腾讯条件反射抢着吃,搜狐说你们都吃我也吃。其实都是说说而已。张锐那样讲,有一些对各公司习性的判断在里面,但更像是鼓舞网易士气和打击腾讯气焰。就像以前业界长期诋毁QQ.com用户低端广告价值低,流量只靠QQ弹窗不靠门户内容之类,那是对广告圈糊弄糊弄的,大企鹅自己内部竟也有人当真?

其实哪家公司会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在一块业务,还公开对这块业务的将士说:“你们就是送死的,对付对付别失守就行。”你见过谁家派敢死队,是配备战役级装备和兵力,还持续那么多年的?肯定还是希望进取打出漂亮仗,最坏能接受“不失守”而已。

与兄弟若即若离

与兄弟若即若离,我指的是腾讯微博跟QQ、QQ空间等相处起来显得比较独。早期即通、空间和搜搜等部门都对微博有过支持,奉命行事也好,投资于“战略级产品”也罢,GM们相互支持也成,兄弟们的支持是不少的。但后来微博追求独立性,几乎断绝了与大社交体系和大开放平台的协同,没有背靠腾讯生态体系压制新浪,而是单打独斗去“撞沉吉野”。

微博自己一度说要做个广告系统,后来为啥没做我不确切知道。但广点通运营不错的时候,腾讯微博却没有开心地引进这样一个现成武器。社交游戏也一样。不甘于做一个受兄弟指挥的渠道很有志气,但前提得是你做成了一个好渠道。

既希望大哥小弟们给量给底层支持,又不希望分享运营果实。自己既不是美国,又不肯加入北约给美国当日本小弟,资源有限还想学中国自建“完整工业体系”,呵呵。哥哥弟弟们再宠你让你,也不会一直傻下去。慢慢地,后起的微信都不愿意关联微博了。

要说安心当肉盾,日本这样的肉盾当得其实很不赖,防守中国的时候把自己也搞成了强国。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最好的肉盾本身也肌肉强健。

对资源不依不舍

大企鹅是有系统性的支持,让内部很多产品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只靠拼爹轻松就有机会成为千万级、亿级产品。这种系统性的成功保证,让腾讯人不必是特种兵,2万个普通人加少量的英雄,就能为腾讯帝国持续开疆拓土。

生为富二代是好事,但奶是迟早要断的。什么OMG没有社交基因,这跟“防守型产品”一样不成立。微信团队不是搞社交起家,陌陌唐岩是搞门户内容出身。根本原因是这个产品一开始就是催熟的,没有尽快形成内在的生长能力,没有了解和满足用户让用户真的爱上,除了撒娇闹独立也没试过真的具备独立生存能力,一直是个靠输血喂奶的怪胎巨婴。直到被抛弃,还在说“妈你生我就是为了让我死吧”。

一开始业界说,腾讯微博就是靠QQ和空间说说同步,这也本不是真相,而是一种误解,或是别有用心的诋毁,慢慢竟真的一语成谶。

2012年中已有迹象,腾讯希望微博,作为一个拥有数亿用户的产品,得自己找到好好活的办法了。然后,你懂的。

资源是毒药。当你不知道为何而战,当你并不为胜利而战,有毒药也不给你吃,腾讯微博。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