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里巴巴每次重大收购之后 股价都会下跌?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助理教授林宸在《福布斯》杂志上撰文称,尽管阿里巴巴集团收购或投资了很多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但是其股价却一路下跌。一方面,阿里股价的下滑受到了中国本土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人民币汇率不可预知,阿里自身的GMV增速也在放缓;另一方面,阿里目前采取的策略与谷歌等已取得成功的美国巨头相反

谷歌依托自身传统优势业务,然后根据行业变化投资研发,对自身革新并开拓新业务领域。阿里则是在多个领域展开收购,业务线拉得很长,自身缺乏创新。

美国投资者对中概股一直持怀疑态度,对于收购交易非常警惕和保守,对于与技术型合作伙伴的合作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中国互联网公司要想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就必须走出一条以技术和创新为导向的道路,不断提高自身研发能力,坚持精准营销的长远发展之路。

以下是文章全文:

今年,并购交易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一股主要趋势,目前为止已达成的并购交易规模预计为625亿美元,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交易包括打车应用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合并,求职网站58同城和赶集网的合并、团购网站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的合并以及旅行平台携程网和去哪儿网的合并。

股价随收购交易下滑

尽管这些公司寻求通过“抱团”来抵挡外部竞争,但是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的收购似乎意在侵入其客户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阿里今年在并购交易上的总投资已经较去年增长了两倍,最大的一笔交易发生在今年10月16日。当时,阿里斥资43亿美元,取得了对优酷土豆的完全控制权。最令人感到困惑的是,虽然阿里控制了这么多在市场中占据领先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其股价却一直在下滑。

阿里股价走势

过去两年,马云实施的疯狂收购交易甚至都会让“剁手党们”感到嫉妒。阿里先后收购或入股了UC优视、高德地图、快的打车、美团网、苏宁、优酷土豆等。很明显,阿里的野心是想创造一站式互联网访问平台。但与此同时,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几乎清空了他所持有的阿里股份,老虎系基金减持了阿里和百度的股份,摩根士丹利甚至将阿里从其亚太焦点股名单(Focus list)中移除。

那么,为何阿里的股价会随着收购交易的增多而下滑呢?我们首先从阿里收购优酷(社交网络)土豆(视频)开始分析,看看阿里这笔收购交易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为广告而战

首先,从社交网络层面来看,阿里投资的陌陌、旗下的来往以及钉钉(DingTalk)等产品,在与腾讯微信的竞争中惨败。为了降低微信对于中国社交网络世界的主导,阿里尝试了一切努力,甚至一度在支付宝中整合了一项名为“阅后即焚”的功能,但是作用不大。很多人嘲讽称,阿里的“阅后即焚”功能不顾用户体验,是一款奇怪的产品,似乎只为成人内容的传播提供便利。

“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流行词语,但是不禁要问的是,互联网究竟应该加上些什么?答案是三个关键词:搜索、贸易和社交网络,正好对应了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和腾讯(BAT),以及美国的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他们本质上都是广告公司。

以谷歌为例,该公司占据了总互联网广告营收的47.4%,Facebook占据7.1%。你也可以这么记,不管一家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什么,社交网络在用户行为数据方面提供了最为丰富的资源。根据《连线》杂志近期的一项调查,70%的受访者信任由用户生成的信息和内容,而不是平台上植入的广告。这也是为什么谷歌自主开发Google+,收购YouTube的原因。Facebook之所以收购Whatsapp和Instagram,也是因为这两款应用对当今的年轻人有很大吸引力。同样的,阿里专注的战略与腾讯、京东的“京腾计划”类似,通过挖掘用户数据为投放目标广告铺平道路。

现在,再来说说视频。和百度的爱奇艺、腾讯视频相比,阿里缺乏一个连接其在线视频网站的终端。尽管阿里影业持有多个上游电影和电视网络的版权,但是其只提供了一个访问网络电视节目的设备——天猫魔盒。相比之下,美国在线视频网站Netflix成功进入了Virgin Media旗下的机顶盒平台,并结合大数据,制作了备受欢迎的电视剧《纸牌屋》。Netflix版的《纸牌屋》基于BBC之前制作的迷你剧,但根据数据显示的用户偏好,为美国观众量身打造。《纸牌屋》的成功在几年内转化为了1000%的Netflix股价涨幅。

阿里则反其道而行之,一开始就通过收购优酷和土豆将所有接入点整合到电视观看上。如果阿里采用Netflix或Hulu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收集与广告、内容相关的观众数据,纵向能为其电影和媒体业务更好地推广内容制作,有助于降低内容收购成本,横向能够让阿里开发一个统一的ID,借此将来自微博、淘宝、支付宝、优酷土豆以及蚂蚁金服的所有信息整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完整的用户资料。这样一来,阿里就可以利用大数据,推断一款特定电视节目的目标观众,还可以知道哪些观众可能可以申请蚂蚁金服的贷款。这不是很有意思吗?

这些只可能在中国行得通,这里缺乏相关的法律和监管条例,在用户隐私保护上并不严格,并鼓励互联网公司跨行业垄断。难怪阿里在文化和娱乐行业上进行如此庞大的投资了。从2014年至2015年的投资清单上可以看出,尽管BAT在O2O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但是百度专注于教育,阿里专注于娱乐,腾讯专注于在线游戏的核心业务。

股价为何下滑

现在,我们回到文章一开始的问题:为何阿里的股价持续下滑?为何百度也表现平平,股价随着新收购交易而下滑,但腾讯股价却在同期保持平稳呢?

百度股价走势

这是因为,美国市场对于中概股持怀疑态度,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也拖累了中概股。而且,在收购交易上,美国投资者一般非常谨慎和保守。正如Das, Sen and Sengupta的论文指出的那样,与市场型合作伙伴的合作相比,当企业宣布与技术型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时,投资者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科技博客GigaOm编辑德里克·哈里斯(Derrick Harris)曾表示,尽管阿里和百度拥有庞大的市场和规模,但是他们缺乏创新,更像传统生意人,而不是专注于技术开发。

此外,阿里和百度把太多资金投向了与主营业务无关的其它行业,让本已对整体中国市场感到困惑的美国投资者的疑虑加重。目前,阿里在中国独有的肥沃土壤中成长,这里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庞大、人口红利源源不断;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受制于赋税沉重,向线上转型缓慢。因此,阿里欲争夺市场入口,垄断数据流量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华尔街看到了中国市场不详的迹象。中国的GDP增速正在放缓,人民币汇率不可预知,阿里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速也在放缓,这都预示着这片“土壤”已经接近了自身的瓶颈。没有核心技术壁垒和技术创新血脉,阿里如何继续依赖天时地利人和与美国互联网巨头抗衡?华尔街投资者似乎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所以很多人清空了阿里股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三大互联网巨头微软、谷歌、亚马逊的第三季财报令人印象深刻,一天之内市值增长了1000亿美元。在这一轮增长的推动下,美国前五大科技公司的总市值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这三家公司有一个相同的策略:压缩成本,科技创新。

与谷歌等巨头发展模式相反

有人说,在互联网行业,不同国家的投资优先性也不尽相同:美国专注于高科技,德国专注于工业化4.0,中国专注于O2O。在美国,没有哪家公司比谷歌的业务更加广泛。在成立母公司Alphabet,并进行结构调整后,除了搜索等传统业务,谷歌还向物联网、自动驾驶汽车、生物科学等领域扩张,谷歌的例子可能最好地证明了,我们可以很好地平衡盈利和面向未来研发的大力投资。美国三大互联网巨头成功的秘诀就是,依托传统业务,然后根据行业变化对自身革新并开拓新业务领域。

但是,阿里的做法却完全相反。该公司积极抢夺市场市场,吸纳数据流量,占领互联网入口似乎成为了他们近几年发展的重点。而且,阿里的业务涉猎太广,包括O2O、电商相关业务、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软件、文化、传媒、物流及金融等。如此频繁且多元化的收购,很难让人相信阿里是为了进行技术整合。相反,它更像传统的市场垄断行为,通过垄断市场入口建立一个阿里帝国。

从短期来看,O2O是整合传统行业资源、抢占市场份额的最有效方式。像阿里这样的颠覆者可以在市场中引发“鲶鱼效应”,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发了小鱼的求生能力。一个强大的竞争者可以协助提升多个行业的整体表现。不过,当资本市场进入寒冬时,这样的竞争对手可能也会带来寒风,冻死创业者。这就是为什么并购交易为何现在在互联网公司中如此流行的原因。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已经进入了BAT的“三国时代”。在这一“动乱年代”,小鱼们面临“竞争或合作”的选择,与其他小企业合作与巨头竞争,或者与其中一家巨头合作打倒另外一家小企业。无论作出哪种选择,资本市场主导的联盟都充满了确定性。而且,中国互联网公司要想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就必须走出一条以技术和创新为导向的道路,不断提高自身研发能力,坚持精准营销的长远发展之路。

至于未来,阿里也许能够继续在中国市场的土壤上开花结果。但我们对阿里抱有更高的期待,我们希望阿里能够更好地整合宝贵资源和庞大市场份额,以开发出令人敬畏的新技术,引领中国走向新的互联网时代。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