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信团队透露,无论是发放的红包总量、还是整体的现金红包资金池都将进一步大幅扩容。
微信:除夕前后5天朋友圈广告收入全发春节红包
腾讯科技讯 12月10日,每年都玩出新意的微信红包今年又会扔出什么”核武器“?腾讯官方今日首度透露,今年的微信红包将更为任性——除夕前后5天的朋友圈广告收入,将全部以现金形式给用户发红包。抢红包时,用户也将迎来更多元化的互动体验。
短短两年间,从最初微信团队内部的一个脑暴小应用,到今年除夕逾10亿次收发的全民大狂欢,微信红包的各项数据实现了近百倍的增长,迅速跻身中国互联网史上“现象级”产品之列。而通过将移动科技与传统民俗的温暖连接,一只小小的微信红包,也正逐渐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指尖新年俗。
微信塞黄金档广告收入进“壕包”
对于即将到来的猴年春节,微信团队透露,无论是发放的红包总量、还是整体的现金红包资金池都将进一步大幅扩容。
“微信今年将拿出除夕前后这5天的所有朋友圈广告收入,统统用来发红包。”微信方面表示,上述广告收入均以现金形式发放,卡券红包不在此列。
此外,“商家发红包”的模式今年也将延续升级。在过去的羊年春晚期间,京东、泰康人寿、微店、雪佛兰、华为、招商银行、平安等多家品牌借助微信红包走入公众视野,收获数十亿量级的巨大曝光量。今年也已有金融、快消、电商、线下零售等多个领域的顶级品牌,陆续与微信确定合作。
猴年春节红包将创新玩法
短短两年时间,从崛起到爆发,微信红包迅速跻身中国互联网的现象级产品之列。
2014年马年春节,微信红包初试啼声,总共800万微信用户参与争抢4000万个红包。用户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最高峰是除夕夜,最高峰期间的1分钟有2.5万个红包被领取。
而一年之后,微信红包的各项数据就实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羊年春节的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迅速飙升至为32.7亿次。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除夕夜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摇一摇抢红包的峰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1亿次每分钟。在大年初一凌晨,最疯狂时每分钟有55万个红包被发出、165万个红包被拆开,增长近百倍。
去年微信红包创下的另一项纪录,则是全民摇一摇的疯狂抢卡券盛况。微信官方表示,猴年春节期间仍将出现用户喜闻乐见的赠卡券、裂变红包等互动福利,在确保用户体验的大前提下,与品牌伙伴共同探索全新的营销模式。
如此傲人的成绩今年微信将如何突破?对此,微信团队表示:“我们已开始全力筹备,无论是合作模式还是产品形态,都将给用户和品牌主超越去年的全新玩法和惊喜。
有微信红包才叫过年
在不少业界人士和学者看来,微信红包的横空出世,除了带动了移动支付的普及和O2O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打通,更实现了科技与传统间的温暖连接,创造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节日新民俗,在用户心中早已形成“有微信红包才叫过年”的理念。
“望群内群外,人人兴奋,两眼放光,魂牵梦绕……” 正如网友所改编的《沁园春•红包》所描述的那样,一只小小的虚拟红包,将传承数千年的新春礼俗与科技相连,演变成一场基于熟人社交关系链的温情互动。微信独有的社交基因带来的是,“无朋友,不红包”的社会现象和行为习惯。
除了春节,在今年的每一个节日里,微信红包都成了放鞭炮、送玫瑰、包粽子、品月饼之外的过节新“标配”。微信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秀恩爱“520红包”收发总量达到4亿次,儿童节的“61红包”收发总量达到5亿次,七夕收发总量更是达到14.27亿次。
“许多沉寂已久的微信群因为小小的红包又重新热闹起来,好友、同学、亲朋们你来我往,纵然相隔千里也阻挡不住这份热情。”有网民感慨称,每当逢年过节,大家通过发红包、抢红包这个简单的、易参与的游戏,其实并不在意金额的大小,而是在重新找回曾因距离而冷淡褪色的感动与喜悦。
微信官方则表示,在即将到来的猴年春节,除了摇红包、抢红包之外,用户与好友间还将迎来更多趣味互动,进一步感受充满浓浓科技范的新春年味。
- 周二你需要知道的隔夜全球要闻
- 月之暗面发布k1.5多模态思考模型
- 美国AI初创企业Perplexity寻求与TikTok合并
- 财联社1月20日电,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0.5%至7.3042。
- 财联社1月20日电,美元指数短线下挫,日内跌0.8%,现报108.47。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特朗普将阐述贸易愿景,但不会立即征收新关税。
- 贵州启动2025年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 奥来德:拟以5000万元至1亿元回购股份
- 晶晨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4.65%左右
- 降商家成本、创生意增量、全面提升营商环境,2025淘宝天猫惠商举措集中公布
- 京东方A:预计2024年净利润52亿元–55亿元,同比增104%-116%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