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校招时为什么会有笔试环节?
文/科学家种太阳 (公众号:sunplantist)
看来真的有很多人误以为笔试是为了考核个人能力择优进入面试,真的是被骗惨了。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针对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提出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一反驳并因此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有限理性认为人的残缺认知能力并无法遍历所有可能的选项后综合评估再给出最优解,而是大致尝试几个觉得可以了就会满足于可接受的可用解。
本质上人的一切行为决策都可以认为是有限理性而非绝对理性的,因为信息以及其中的选项对于人类的决策而言,永远是供大于求的,无限提升信息探索覆盖度对于提升结果准确率来说性价比非常非常低。
设想最理想的择偶是什么样的?充分认识世界上每一个和你有可能配对的生物体,然后再做出最后的决定。然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萌妹子是无限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萌妹子汪洋大海里去,殆矣。
同样,最理想的校园招聘是什么样的?每一个面试官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候选人然后做出综合评价,评分者人数不应小于30满足评分者信度的小样本统计要求然后算出等级相关最优人选,然后入职,如果那个时候公司还在而且候选人还没自然死亡的话。
所以有了笔试。
笔试题目谁出的?别的行业不知道,互联网公司一般都是面试人员,说白了就是普通员工出的。普通员工怎么出题?上网搜一搜、自己编一编。不是说不认真,而是说没有经过长期的信效度考验,没有难度控制,笔试题目根本没法真实考核出参与者的个人能力。何况还有漏题的风险。
可是提出问题从来不是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笔试即便种种弊端,它的性价比也超级高。首先,出题不用占用太多工作时间,对企业来说是免费的。其次,组织一场笔试的成本并不高,很多学校为了就业率会主动邀请各企业来自己学校占用场地进行笔试,又是免费的。再次,候选人是海量的绝对绝对供过于求的根本不用担心不小心筛掉了哪个未来的乔布斯或者马云,所以题目即便不靠谱大方向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笔试的真实目的就很明确了:快速地把不合格的人和运气不够好的人全部干掉,从海量合格人选,注意,是合格人选中,相当粗糙但远优于随机地,挑选出一小批合格可能性非常非常高的p<0.01的面试集合,让面试官接触。这才是互联网企业的招聘核心成本:人力成本。
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用这么不理想的手段来节省面试官的时间?因为他们的时间成本是非常高的,当然了,传统互联网公司的主要成本就是人力成本了。可以简单算一下。
互联网公司来说,面试官一般是中层leader,技术岗的年薪大约是50~100之间,取75W吧。换算出月薪大约是75/15薪=5W,日薪是50000/20天=2500,时薪是2500/10小时=250元。面试一个人需要准备0.1 面试1.5 反馈0.4=大约2小时起,也就是需要支付500元人力成本。而500元是按员工角度算出来的,算上企业需要为员工支付的五险一金的企业部分,1000往上只多不少。面试一个人一次,就算需要1000元。一个人从初面到入职,大约会有3~5次面试甚至更多,而且越到后来面试官级别越高时间成本是成倍往上翻。所以一个候选人走完完整的面试流程,企业支付的时间成本大约是5000元。然而,并不是所有走完流程的人都会最终入职,马太效应是残酷而合理的,优秀的人手里永远有大量的offer等着去拒,粗糙估计入职率也就是最后入职的比上发出去的offer大约为30%,那么基本上一个刚入职并不能创造任何价值的应届小白,其面试的时间成本大约为15000元左右。呵呵,可能比这个小白起薪一个月工资还高。企业为什么愿意支付这个钱,因为任何资产的价值都不能只看它现在创造的收益,而是其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期现金流的折现。而互联网企业的核心资产,就是人。这其实是一笔笔非常小额的风险投资,给每个小白每个月发10000,未来只要100个小白里有1个人能做出一个千万级UV的产品,所有投入都会百倍回报。如果按这个比例来算,那么找到这个未来会成为大牛的小白,企业所花费的招聘成本是15000*100也就是150W,当然这个值就纯粹是瞎扯了。但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而所有参与者都在享受它的所谓泡沫。
那这么一算,校招岂不是非常不划算么?直接找有工作经验的岂不是更安全?为什么还要校招?
企业是靠资本运作的,资本是逐利的,企业这么做,当然是因为别的途径更贵。
比如猎头推荐。猎头推荐一般是拿入职者月薪的1~3倍或者年薪的10%~30%不等,可比小白一个月起薪多多了。更何况猎头推荐过来了面试官照样要面,时间成本一分也省不了。虽然猎头推荐胜在相对靠谱,但校招便宜啊,各有千秋。
更靠谱的呢,是员工内部推荐。内部推荐入职率也会高得多,而且招聘的直接支出会非常少。一般内推成功一个,给员工发几千块就已经是比较不错的待遇了,如果再发个价值7000左右的6s或者便宜一点的minipad,简直是业界良心,员工们推荐起来是非常有动力的。企业也乐见其成,比把钱给猎头开心多了。
而相比之下,校招几乎是大海捞针,风险非常大。假如没有笔试的话,企业根本承受不了这种摧残。
现在我们知道,互联网公司校招为什么要进行笔试了。所以当你看到各种不靠谱的题目时,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在测试创造力什么的。真正的原因是,这题目就是不靠谱。
但这能说明笔试不合理嘛?不,恰恰说明笔试非常非常合理,直到你能提出更合理的方案为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万一被笔试不靠谱题目淘汰了,也不要觉得不公平,别忘了: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