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爆发还远 支持虚拟现实电脑占比不足1%

根据英伟达的测算,2016年全球仅有1300万台PC具备支持虚拟现实的图形处理能力。而据Gartner的测算,这些超高端设备在2016年的PC装机量中占比不足1%。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4日上午消息,虚拟现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虽然多家科技巨头都准备在2016年推出自己的首款虚拟现实头盔,但却没有多少人的硬件可以完全支持Facebook或其他厂商推出的系统。根据全球最大电脑显示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测算,2016年全球仅有1300万台PC具备足以支持虚拟现实的图形处理能力。而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测算,这些超高端设备在2016年的14.3亿台PC装机量中占比不足1%。

虚拟现实头盔可以提供沉浸式3D体验,为使用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类设备有望成为2016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以下简称“CES”)的明星产品。这场规模宏大的消费电子展将于1月6日在拉斯维加斯开幕,届时将有40余家参展商展示各种虚拟现实产品,较2015年增长77%。台湾电子设备制造商HTC有望在CES上展示新版Vive头盔,并于今年4月正式上市。Oculus联合创始人帕尔默·拉吉(Palmer Luckey)于12月22日表示,Facebook仍然计划在3月底发布首批虚拟现实产品。

“我认为这项技术拥有巨大的潜力,但我也认为必须对它在短期内的普及速度保持现实的态度。”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HS分析师皮尔斯·哈丁-罗斯(Piers Harding-Rolls)说,“考虑到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对虚拟现实展开的投资,当今的市场热情可以理解。然而,虚拟现实头盔面临着非常具体的挑战。”

IHS估计,2016年底将有700万台虚拟现实头盔投入使用。作为CES的主办方,美国消费电子协会预计,2016年的虚拟现实头盔销量将达到120万台。虽然Oculus VR营收较去年增长6倍,达到5.4亿美元,但却远低于Facebook 2014年收购该公司时花费的20亿美元。

虚拟现实的潜力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也令那些体验过这类产品的人感到惊讶不已。使用者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攀登珠穆朗玛峰,穿越险峻的地势,甚至站在悬崖边缘俯瞰美景,或者在海底观看蓝鲸从身边缓缓游过。

然而,要实现如此逼真的效果,却需要极其强大的硬件支持,而当今的多数电脑都很难满足虚拟现实的硬件需求。Facebook建议Oculus Rift用户使用英伟达GeForce 970或Radeon 290显卡。这两款显卡最低售价都要300美元,几乎与一台Xbox One或PlayStation 4定价相同。显卡本身的价格已经很贵,而Oculus Rift对其他的硬件配置也有要求,包括英特尔i5处理器、8GB以上内存和两个USB 3.0接口。

虚拟现实之所以对处理性能有如此之高的要求,原因不难理解:倘若性能达不到要求,用户体验就会受到影响。早期的虚拟现实原型产品导致很多测试者出现眩晕感,主要是因为屏幕上的画面较用户的动作产生了轻微的延迟。一款标准PC游戏的帧数为30fps。但要实现流畅而自然的动作,让大脑误认为是真实画面,虚拟现实图像就必须同时在两个投影仪中实现90fps的帧数。以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这样的笔记本售价要达到1500美元。

Facebook首先会从游戏玩家入手,这类人群往往会花费不菲的资金来运行最热门的PC游戏。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去年11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虚拟现实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真正形成趋势。“已经有一些优秀的内容,”他说,“但要等到市面上有数以百万的设备时,才有可能在2016年成为一个巨大的行业。”HTC尚未对此置评。

虽然Oculus Rift和HTC Vive需要强大的PC硬件支持,但并非所有的虚拟现实设备都是这样。例如,索尼虚拟现实头盔是配合PlayStation 4使用的,三星和谷歌的设备则能兼容智能手机。不过,哈丁·罗尔斯表示,这些通过塑料或纸板与手机搭配使用的设备非常原始,可能令用户对这类技术产生反感。“要通过主流产品将用户扩大到早期的游戏玩家之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说。

英伟达预计,虚拟现实将对困境重重的电脑市场形成促进。该公司预计,到2020年,兼容虚拟现实的设备将达到1亿台,而人们对虚拟现实的需求可能有助于提升显示芯片的销量。“沉浸式虚拟现实需要的图形处理能力是传统3D应用和游戏的7倍。”英伟达虚拟现实业务总经理詹森·保罗(Jason Paul)说,“提供虚拟现实内容需要面临复杂的挑战。”

分析师没有考虑虚拟现实给电脑市场带来的巨大提升。IDC预计,2016年的PC销量将连续第6年下滑。(书聿)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