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306首先要保证的是公平,它针对的是所有人,要让大家都有一样的体验和感受。而对抢票软件来说,针对的是个别的情况进行优化,能让抢票的人在这方面体验更好
时代周报记者 李兮言 发自广州
1月24日,2016年中国春运正式拉开帷幕。为期40天的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29.1亿人次,同比增长3.6%。
12万公里的铁路,承载着数亿中国人回家的念想,再一次进入全年负荷最沉重的时段。
在深圳工作的大志(化名)是“29.1亿人次”中的一员,因为此前没有春运经验,直到1月2日,才想起来需要提前购买1月30日从深圳回浙江福鼎老家的高铁票,但今年的春运票早已提前60天在网上预售。最后,大志用手机里的12306软件买到了一张从深圳北开出、途径福鼎到上海虹桥站的车票。大志觉得很庆幸,虽然多付了一段路的钱。
自从2011年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启用“12306”平台以来,往年彻夜排队购票的现象,如今很难见到了。
“互联网+”对中国春运最大的改变,无疑体现在票务购买上。自2011年底开始,每到春节、元旦等重要节假日,12306都毫无悬念地成为全世界访问量最高的网站。为减少平台故障率,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铁总”)从2015年起开始与阿里云等互联网公司合作。借助阿里这朵“云”,两年来,尽管12306的用户体验仍被频繁诟病,但网站和移动端几乎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系统瘫痪。
铁总在云上,12306成为其中的一个缩影。
“目前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就是互联网对铁路售票的改变,这方面铁总算是迈出了一大步,未来还可以往深走:利用庞大的资源优势,更大范围地参与互联网领域的分工和合作,这是铁总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息管理工程系教授董宝田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预测。
国产12306
和大志相比,在广州工作的刘宁(化名)“下手”得更早。去年12月初,她开始利用智能插件“抢票”。家乡在福建宁德的她,计划2月1日回家过年。她需要前后搭乘三列火车,先从广州到深圳,继而转乘深厦高铁到福州,最后坐火车到宁德。深厦高铁的车次虽然多,但票源一直较为紧张,四天时间里,她一共“买了三次,退了两次”,最终买到了理想时间里的三张火车票。
2010年1月30日,春运首日,12306头顶一片吐槽声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2011年,12306网站正式作为购票渠道在全国范围内开放。2013年年末,12306的手机客户端正式启用。如今,不管是通过“黄牛”还是抢票插件,只要是线上购票,都离不开12306。
据财新报道,12306网站的建设,由原铁道部下属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主导,共同参与建设的还有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此前,这两家企业均与原铁道部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其中太极股份与原铁道部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年,铁道部信息系统使用的软硬件多来自康柏公司,之后一度采用过IBM公司的设备,但“因这些行业巨头报价太高,铁道部最终放弃了与之合作的念头”,最终选择由下属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主导开发新一代的客票系统。
12306启用后,最大的变化来自临时售票窗口的减少。媒体数据显示,像北京西站这样的大站,在过去,每年春运都要增开上百个临时售票窗口,从2012年起,临时窗口逐年递减,至去年春运终于完全消失。
与临时售票窗口大幅减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互联网的售票数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春运,铁路窗口售票占比29%,线上售票(互联网+手机移动端)占比54.6%;2016年春运,车站窗口售票占总票额的25.9%,而线上售票则超过六成,占比60.5%。其中,移动端购票的增长势头极快:从2015年占总票额的14.2%提高至今天的31%,超过线上购票的一半。在高峰时期,手机日均售票量已经从去年的160.5万张提升到今年的376.2万张,增加了1.3倍。
另一种垄断
作为铁总的“亲生子”,12306自启用之日起就形成了另一种垄断。每逢春节或假日,12306让无数亟待购票回家的中国人神经紧张,但凡有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2012年,12306就因“空调故障”导致三天内两度瘫痪,遭到社会舆论痛击。
3G产业联盟秘书长、资深电信专家项立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作为一个2011年才正式上线的平台,12306的改善速度“其实还算是不错的”:在线上负荷逐年加重的情况下,久被吐槽的“瘫痪、卡壳、无法登录”等问题在近年有所缓解;2015年起,运营初期长时间的、频繁的系统瘫痪已经基本消失。至于最为外界所诟病的“一票难求”与“黄牛党”两大难题,项立刚认为,很多时候跟12306平台本身并没有关系,或者说,仅仅依靠12306很难解决这两大顽疾。
实际上,12306在防范黄牛对票源的侵袭上作出了诸多努力,先后实施了实名制、退换票等各种措施,但这些措施不但没有解决原有问题,反而让平台本身继续遭受诟病,随后紧急推出的手机双向核验举措以及图形验证码升级,又遭到用户大面积的持续吐槽。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实时交易系统之一,作为一款面向全中国各阶层人群的购票软件,12306注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注意到更加细节化的用户体验。2013年后逐渐出现的民间抢票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12306在这方面的不足。
“12306首先要保证的是公平,它针对的是所有人,要让大家都有一样的体验和感受。而对抢票软件来说,针对的是个别的情况进行优化,能让抢票的人在这方面体验更好,所以它和12306的目标是不一样的。”项立刚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面对人数以亿计的春运高峰,任何一款软件想要做到正常访问,都不容易。2015年,12306迈出了与外部市场合作的重要一步:正式与阿里云合作,将75%的“余票查询”业务放到阿里云的计算平台上,并以此平稳渡过了春运购票高峰。12306上的余票查询的访问量巨大,约占整个网站流量的90%以上。
“传统的IT方案为应对春运的业务压力,需要按照峰值采购大量硬件设备,而春运后大量设备会处于空闲状态,这就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一位参与合作的阿里云技术员在“知乎”上解释,“云本身就比自己买硬件要便宜,另外所有资源都是‘按量计费’。业务高峰结束后,可以释放掉不必要的资源,回收成本。”
实际上,铁总与阿里云的合作可谓一拍即合。铁总需要阿里云助其摆脱糟糕的“瘫痪、卡壳、无法登录”等用户体验,而阿里云则是马云眼中未来三年的增长新引擎,是阿里巴巴未来十年的核心战略之一。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此前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云计算业务的增长,主要是整个行业爆发式增长了,此外,付费客户数量增加以及阿里巴巴云计算服务的使用量增加,也带动了云计算业务。”
事实证明,2015年以来,12306在余票查询模块的业务广受好评。“铁路系统非常注重自体系统的建设,它与外部的合作才刚刚开始,算是它的一个新尝试。”董宝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云上的日子
铁总在云上的日子,从12306起步。
在与阿里云合作半年后,商业广告开始全面登陆12306的网站和移动端。今年1月10日,在12306的网站首页、车票预订页、余票查询页等多个页面,均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广告。除此之外,铁总在综合电商物流平台95306网站及各铁路局的车票票面上也开始广告招商—此次广告投放于去年年底启动招标,被外界评价为“铁总在资产经营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
据公开统计数据,12306位居Alexa网站全球排行榜的第35位,APP Store排行榜的第1位。去年12月份,12306的月度累计用户数近1.7亿,月度重复访问用户量达6304万,月度累计浏览数逾6377亿。这些海量的指标,意味着背后巨大的商业潜力,但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12306的主导思想是“安全售卖火车票”,尚未利用互联网资源进军广告、旅游等领域。
“铁总现在已经是总公司了,它的业务方向调整应该更加灵活,运营方向也应该更加宽泛。”研究铁路信息化和运输管理现代化的董宝田认为,铁总原先在互联网方面并没有设置广告领域,如今开始利用12306庞大的优势,寻求在互联网领域有更大的发展,可谓适逢其时,“互联网最大的资源就是流量。”董宝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早在2001年,全国铁路规划就已经在互联网方面作出了更大的设想:“当年的铁路规划,提出了一个社会化服务系统,认为通过互联网可以发展更多社会化服务信息内容。”但随后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铁路系统在互联网方面的步伐极其缓慢,这一情况在2010年得到根本性扭转。
并非只有董宝田注意到了这一转变。2014年6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境外铁路合作综合专家组高级经济师孙立峰发表了《关于建立中国铁路总公司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平台的思考》一文,提出建立金融服务平台以及营销铁路发展基金。近日,铁路系统内部人士解筱文亦在《经济观察报》上撰文指出,在“互联网+”铁路的过程中,铁路应将客货资源作为核心产品,更大范围地参与社会、国际、互联网领域的分工与合作,从而由传统运输生产时代迈入互联网交通商业时代。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