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 2月16日,微信支付团队发布公告,3月1日起,个人用户的微信零钱提现功能(从零钱到银行卡)开始对超额部分收取手续费,转账恢复免费。根据新的政策,从3月1日起计算,每位用户(身份证维度)有累计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1000元部分按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费率均为0.1%,每笔最少收0.1元。
转账、面对面收付款、微信红包、AA收款等其他功能免收手续费。
公告一发布就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疑惑:为什么要收费?1000元的限额设立的依据是什么?
为此,微信支付团队,对外界最关注的九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Q1 免费了这么多年,微信支付为何开始推行提现收费政策了?隔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好像就不收费?
A:基于微信支付的每一笔交易,只要从银行卡扣款,事实上不论金额大小,银行都要向微信支付收取交易手续费。这些成本一直都由微信支付承担,随着微信支付用户量和交易量逐步升高,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此次策略调整也是希望能补贴一部分巨额成本。
这次调整后,即使提现收费,微信支付体系下的转账、红包、AA收款等都全部免费。
银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续费是行业标准,不会对任何一家支付平台例外。不同的支付平台在承担成本的同时,采用了不同的平衡成本的方式。隔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实际上也需要为用户使用银行接口向银行缴手续费,其早在2013年12月通过电脑转账就进入了收费时代。
Q2 微信向银行支付的手续费到底有多少?之前的手续费是微信为客户承担了吗?今后为何不再承担?
A:本次向用户收取的提现费率为0.1%,而微信需要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是平均高于0.1%。
之前一直都是微信支付帮用户承担这部分费用,但是由于业务增长迅速导致成本增长也越来越迅速,成本压力剧增,对微信而言都已经难以承受了。
Q3 有人说银行对提现并不收取手续费,为啥微信要对提现收费?
A:我们的成本产生来源于两方面:1.银行在第三方支付每次调用快捷支付接口时都会按金额收取手续费,2. 部分银行在提现时会再次收取费用,在此次调整中,微信支付选择承担了所有转账的成本,而在提现时收取手续费成本。
Q4 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如何理解?
A:从2016年3月1日起计算,从零钱提现到银行卡,每位用户(身份证维度)有累计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1000元的部分按0.1%的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
Q5 为何免费金额是1000元?收费后微信是否会赚到差额?
A:目前,绝大多数用户零钱包里的金额其实都远少于1000元,这是我们定这个标准的主要原因。
目前提现收取的费率为0.1%,但银行的费率收取标准是高于0.1%的,其实微信支付还需要承担一部分的成本。
Q6 超出1000元额度后,0.1%的手续费具体怎么收取?超额后单笔提现最低收取门槛是多少钱?这个比例是怎么定的?
A:从2016年3月1日起计算,超出1000元额度后,超出部分金额乘以0.1%即是需要收取的手续费,每笔最少收取0.1元。这个比例主要是从平衡银行收取的手续费用的角度制定的。
如果A用户,2016年3月1日起计算,累计从微信零钱提现到银行卡1500元。则A用户需要支付的手续费用为:(1500-1000)×0.1%=0.5元。共从微信零钱扣除1500+0.5=1500.5元。
Q7 这个政策对个人用户有什么影响?对商业支付有什么影响?
A:个人用户在提现时超过1000元,超额部分会按比例收取手续费用。其他个人用户功能不会受到影响。商户的企业帐户不受此次调整影响。
微信支付应用场景目前已经十分丰富,其实大部分用户已经在广泛使用零钱功能直接进行消费,因此对于个人直接消费和商业支付都不会有太大影响。
Q8 除了提现,零钱包中的零钱可以用于哪些支付场景?
A:经过一年的发展,微信支付在线下的使用场景已经非常丰富。线下的30多个行业,30万家门店现已支持无现金的智慧生活。包括超10万家零售门店,超8万家餐厅,超600家停车场,3000家以上加油站等。此外,全国44000家自动售卖机,1100家客运站买票,数十家机场消费都可以使用微信支付。
而在线上方面,微信支付还是众多线上消费平台的首选支付方式,包括京东、滴滴出行、大众点评、美团、饿了么、携程等。看电影、买礼物、购票、充话费……都可以足不出户完成。
Q9 理财通是否受此次收费调整影响?
A:用储蓄卡购买理财通产品,提现免费。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