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镜头会成为业界新趋势吗?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24日消息,据科技网站CNET报道,忘掉无休止的屏幕大小,分辨率和处理器竞争吧,手机业界的下一个制高点在双镜头!刚刚发布的LG G5就拉开了改变的序幕。
在双镜头技术的研发上,除了LG已经在G5上部署的那套系统,一家名为Corephotonics的以色列新创公司也是前途无量,今年第三季度可能就会有搭载该公司双镜头技术的产品问世了。该公司的双镜头系统不但拥有G5上的特色功能,还配备了光学变焦(内变焦),而且其夜拍能力还比现有的传感器都强不少。
其实该公司首次推出该系统可以追溯到2014年,但由于供应链的问题,该系统一直无法量产,不过两年后这些问题终于迎刃而解了。
双镜头到底有什么作用?
图1:与数码变焦相比,光学变焦优势明显
其实双镜头概念早就不新鲜了,在《阿凡达》掀起3D大潮后,许多厂商就开始试水双镜头系统,如HTC Evo 3D,不过当时双镜头的主要任务是拍摄3D照片。但这项技术却和3D电视一样,成了实实在在的鸡肋。
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双镜头技术的重点已经转移了。眼下,双镜头系统一般搭载一颗广角镜和一颗定焦镜(视角窄),同时拍照后,手机内置算法会将两张照片合成为一张,全面提升照片的分辨率,增强动态范围和景深。此外,此类合成照片还能大大提高夜拍时的成像画质,而从前想要达到这种水平就要增大传感器面积,由于体积有限,这种方式在手机上很难实现。
在今年的MWC上,Corephotonics共推出了三套双镜头系统,第一套为1300万+800万像素的组合,这套系统可以提供3倍光学变焦。第二套则两颗镜头都为1300万像素,不过其中一颗为黑白镜头,但这样设计是为了提升低光拍摄能力。第三套为该公司的高端解决方案“Hawkeye”(意为鹰眼),该系统也搭载两颗1300万像素镜头,不过提升到了5倍光学变焦,此外还加入了光学防抖。
眼下这三套系统都是高通平台专属,不过该公司表示未来将把它们推向三星和联发科的芯片平台。
为什么说双镜头会成为业界新的技术制高点?
图2:双镜头系统在画质上有巨大提升
说实话,现在的手机已经进入创新的瓶颈期了。屏幕和处理器等硬件早已进入成熟期,想要大幅提升可能性已经不大,因此相机成了各家厂商拼杀的主要领域。不过此前的例子已经证明,想在如此紧凑的机身内塞下专业级的传感器,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外,光学变焦功能也一直受手机体积限制而无法大规模推广,而双镜头技术正好能弥补以上的缺憾。
除了虎视眈眈的安卓厂商,苹果也有可能成为该技术的受益者,此前就有传闻称iPhone 7有可能搭载双镜头技术(也来自一家以色列公司)。
2016将成为双镜头元年
如果苹果真的如传言所说,为iPhone 7配备双镜头系统,那么其他安卓厂商肯定会迅速追赶这一潮流。所以忘掉VR和移动支付吧,今年的真正明星绝对是双镜头,毕竟该技术无需培养市场和消费习惯,有着立竿见影的威力。(编译/吕佳辉)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国内首个一站式具身智能公共服务平台
- 财联社7月16日电,特斯拉在官微上宣布,“Model Y L,金秋见”。
- 财联社7月16日电,瑞穗将英伟达公司目标价从185美元上调至192美元。
- 秦川物联:计划减持不超过1%已回购股份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 上纬新材: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市盈率显著高于行业水平
- 嘉和美康:股东国寿成达累计减持3%公司股份
- 报告:2025年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
- 九号公司携10款重磅产品亮相第三届链博会
- 数据显示:日本企业AI使用率大幅落后中美
- 上海谊众:股东上海凯宝拟询价转让206.7万股股份
- 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美关税政策致使公司增长前景不明
- 珠海冠宇:终审胜诉 驳回ATL的诉讼请求
- 财联社7月16日电,强生公司股价在上调全年销售预测后美股盘前一度上涨2%。
- 黄仁勋:华为芯片在AI训练中取代英伟达只是时间问题
- 美国大推AI技术和能源开发 宾州获超900亿美元投资承诺
- 中国一汽与阿里巴巴联合实验室揭牌 共研汽车行业大模型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明日集体上市
- 财联社7月16日电,富国银行将AMD目标价由120美元上调至185美元。
- 曦健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 美迪凯:拟20亿韩元收购海硕力、INNOWAVE VIETNAM100%股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