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零售商该好好研究中国女性:她们贡献50%家庭收入

欧美零售商该好好研究中国女性:她们贡献50%家庭收入

德布·魏登哈默尔(Deb Weidenhamer)在上海原法租界开展拍卖活动虽然已有三年时间,但她在疯狂购买的尽头找到了自己的关注焦点。中国女性会聚集到她的身边,想要进一步了解她的生活,而不是她们刚刚购买的高档手提包和进口珠宝。

“她们问,为了开拓事业,我不得不放弃什么,”美国拍卖公司(American Auction Co.)及其中国子公司爱拍(上海)拍卖有限公司的这位首席执行官表示,“当我告诉她们,什么都没有放弃的时候,她们略显惊讶。”

“我的丈夫非常支持我。我总是在外出差。”

中国女性有可能正在快速吸取经验:魏登哈默尔在拍卖领域是一位开拓者。她的两家公司分别拥有280名和28名员工。根据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数据显示,这几代中国女性同样身为开拓者:在中国大陆,女性对家庭收入的平均贡献从1980年的仅20%跃升至如今的50%。

事实上,女性地位的提高以及女性消费推动中国在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美国政府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电商市场规模约为2,70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规模约为3,080亿美元。

而就在十年前,大多数西方公司完全忽略了中国女性这一消费群体:他们对中国女性的刻板印象是家庭主妇,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但被视为一个庞大的整体市场。在接受我采访的几位高管谈到这一点时,他们喜欢说,“13亿消费者”,除此之外,并不会有更多分析。

时至今日,中国市场决不是一个整体;由于受到高税收、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以及对文化差异缺乏认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一些零售商在尝试进入这一市场时屡屡受挫,因此该市场更有可能被许多人称之为一个复杂市场。而目前,大多数公司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女性成为中国零售业快速增长——尤其是电子商务快速增长——背后的推动力量,越来越多的女性自己赚钱,并把挣来的钱用于购物。

2015年亚洲零售市场总量预计平均增长4.6%,达到7.6万亿美元。据预测,北美和欧洲市场将分别增长2.5%和0.8%。据经济学人智库称,亚洲有望在今年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经济学人智库对来自大中华区、印度、日本、新加坡和韩国主要城市的5,500名女性展开调查,以了解女性的新兴消费能力。据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称,从全球范围来看,女性每年控制着约20万亿美元的消费支出。

从这份报告中脱颖而出的这一群中国女性的确很了不起。这份报告显示,其中,大约43%的女性从事行政、管理或者专业性工作,62%的女性与丈夫一同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76%的女性拥有自己的银行账户。

我问魏登哈默尔,她在中国市场已经吸取了哪些教训。她的公司通常会在商场举行拍卖并且借助于俱乐部或鸡尾酒会的气氛,而这正是高端品牌推销尚未开售的商品的一种途径。此外,魏登哈默尔的公司还为那些想要试水中国市场的公司做市场调研,该服务的费用为1.5万美元。

许多女性已经成为冉冉升起的职场明星。亚洲都市女性的生活与许多美国人对她们持有的刻板印象有很大不同。比如,2013年,在亚洲担任企业高管的女性多达29%,这一比例远高出欧美女性。

她们正成为潮流创造者。零售市场正在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女性已不再用大品牌来定义自己。而一两年前,拥有一款大牌包非常重要,比如,越来越多的女性会选择独特新颖的手提袋,即便价格昂贵也在所不惜,魏登哈默尔如是说,“她们想处于潮流前沿,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把注意力从知名品牌转移到小众品牌身上。”

她提到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家名为Mona Luna珠宝精品店。

她们更喜欢非传统购物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女性也许比她们的文化进步得更快。69%的女性告诉经济学人智库的调查人员说,她们更倾向于网购,部分原因是在传统商店一些店员会态度高傲。

她们在购物时变得更有辨别能力、更加明智。“你开始发现她们的品味在不断提升,” 魏登哈默尔说,“当中国市场第一次打开,所有这些大品牌一涌而入来争夺市场时,年轻女性会不惜花掉她们的所有工资。”“现如今,女性自己决定自己需要什么,不再有被迫消费的感觉。”

消费主力不只是年轻女性。虽然大型零售商倾向定位20多岁和30多岁的女性,但是他们可能正在错过愿意为孙辈们花大钱买礼物的奶奶和外婆。

最后,非常值得玩味的一点是:魏登哈默尔说,她发现自己总是建议美国零售商在包装上多花些时间和精力,比如一件商品可以用纸包好,放在一个盒子里,用丝带系好并装入一个袋子里。她说,“这正是展现中国优雅文化的地方。”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