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降200万,丽江精品客栈出售”“丽江民宿客栈低价急转!捡漏朋友看过来”……某短视频平台上,诸如此类信息屡见不鲜。
作为国内初代网红城市,丽江是国内民宿最先发展成熟的地方之一。但从去年以来,丽江民宿客栈转出,而且是低价转出的情况越来越频繁。
一位民宿经营者今年1月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则转让信息,一处位于丽江古城,拥有43间房、3个铺面的民宿,之前投资一千多万元,现在小几百万就可以转,而且还带两年租金80万元。在私信中,这位民宿经营者称350万元就可以转让。
多位丽江民宿经营者透露,受疫情影响,丽江古城客流量已经是近年来最低水平,鲜有客人,且租售价格已达低点,丽江民宿正在经历大换血。
事实上,除了丽江,大理、厦门等原本旅游业发达地区的景区也都遭遇了“客荒”,背后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均是疫情反复,大量原来的长线游客转为周边游客。
与此同时,大量旅游业从业者正在承受着非常大的生存压力,整个旅游行业也迎来了一个深度调整时期。
疫情下的旅游从业者:离开、观望、坚守
2018年“五一”小长假,重庆姑娘媛媛来到心心念念已久的丽江旅游,并入住了一家民宿。媛媛是这家民宿的第一波客人,与民宿老板也聊得很投缘。之后,媛媛又来了丽江几次,渐渐,媛媛与这家民宿老板从相知、相爱,最终走入婚姻殿堂。从那以后,媛媛彻底留在丽江,与爱人一起经营起了民宿。
媛媛说,最开始,丽江民宿的生意非常好,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往往是房间爆满,茶室一晚都可以收入300多元。两个月房租就可以回本,其余月份基本就赚的是纯利润。但是,疫情爆发以来,民宿的生意越来越难。
今年,媛媛家之前经营的客栈到期,4月10日,她们又接手了一套八间房的客栈。虽然房租便宜了几万块,但截至现在,媛媛的客栈只接待了一波客人,几乎没有什么收益。
“现在房价肯定提不上去,每个月水电费还要投入500多块钱,反正就能过一天算一天。”媛媛说。
媛媛还在坚守,有人已经打算离开。同样在丽江经营民宿的华先生,今年2月在某短视频平台挂出了民宿转让信息,价格方面只求回本。这套客栈是华先生在2017年承租,因为看好丽江的旅游发展,一口气签了15年的合同,现在还剩大约10年的租期。
“之前经营的非常好,但是疫情后就几乎没有了生意,已经挺了三年了,疫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华先生说已经三个多月,客栈无人问津。
民宿生意停滞的影响也传导给了其他行业。和先生之前在丽江经营了一家狗场,他的狗80%左右都是出售给丽江的民宿。“民宿里养狗,是为了让民宿更有生机,给客人增添情趣。”但在去年,他就意识到了行业可能遭遇变故,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身边经营民宿的朋友一个个都离开了丽江。
今年,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人,和先生选择带着一家人离开家乡,去到了妻子的老家福建,目前正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和先生还有许多其他省份的旅游同行朋友,这些朋友中有很多人选择离开了旅游行业。而远在云南千里之外,和先生北京的同行也正在经历艰难时刻。
“难!”被问及近况如何,在北京经营着一家旅行社的杨帆一字概括。
杨帆之前是做团建,2019年感觉市场不错,就注册了旅行社,没想到2020年就赶上疫情,从此生意一年比一年差。
“就拿今年清明节来说,和去年没有办法比。今年发了30辆车,去年发了60辆车左右。”杨帆表示今年旅行社变得更加艰难。他们的旅行社主要做北京周边游,由于北京正在经历新一轮疫情,五一期间更是处于完全停滞状态。现在杨帆的旅行社八个全职员工,都在拿着保底工资。
杨帆说,这波疫情对于兼职的领队和导游的打击更大。他身边很多领队和导游为了生存,已经转行做起了电商、快递、外卖等。
“疫情时期,人们不愿意旅游是为了安全。但是疫情让消费力减退,我们担心的是,疫情结束,人们可能也没有消费能力,或者也没有旅游的消费意愿了。”杨帆说道。
旅游类上市公司去年整体市值蒸发超4800亿
不仅是从业者处境艰难,旅游上市公司近年来也持续承压。
据文旅产业服务平台“新旅界”通过梳理重点监测的48家中国旅游类上市公司发现,2021年,有23家公司市值下跌,占比47.92%,合计市值缩水约5253.14亿元。虽然,市值实现增长的有25家,占比52.08%,但合计增长的市值仅约436.35亿元。
也就是说,国内旅游上市公司市值在过去一年至少蒸发了合计超4800亿元。
进入2022年,上市公司的境遇依旧未能扭转。2022年一季度,虽然1-2月份消费回暖,有逐步复苏迹象;但3月份,国内疫情出现多点散发和局部暴发,特别是上海、深圳等超大城市疫情的发生,限制了主要消费人群流动。
文旅部2022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8.3亿,同期减少1.94亿,下降19%。旅游人次的下降,则直接导致了一季度文旅企业业绩承压。
以中国中免(601888.SH)为代表的旅游零售企业,抗压能力被认为在业内中算比较好的,但受疫情影响,中国中免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7.45%、9.99%。
景区也继续承压。例如,中青旅(600138.SH)乌镇景区受上海及周边疫情外溢的直接冲击,接待游客同比下降65.13%。中青旅2022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下降1.2%、71.9%。
我国出入境旅游业也仍处于停摆状态。以出境业务为核心的ST凯撒(000796.SZ)和众信旅游(002707.SZ)2022年一季度分别亏损0.63亿元、0.57亿元。不过两家公司的亏损正在收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加32.99%、23.7%。
鉴于今年二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业界对于旅游上市公司二季度业绩、甚至2022年全年业绩的预期都不太乐观。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春节、清明和五一假期占据了全年长假的一多半,而在带薪年假并不普及的情况下,长假是国人中长线乃至出境旅游的最好时段。由于疫情原因,这三大假期出游人数同比大幅下滑,这也就意味着2022年全年旅游经济已经失去了增长的可能。
“而且,目前防疫何时结束尚为未知数,’动态清零’之下防疫又有常态化的趋势,再加上即使复工复产也未必能够引发出游人数的过分反弹,所以说2022年全年旅游经济可能已经失去了同比增长的可能是符合逻辑的。”柏文喜补充说到。
投融资金额收缩近4成,赴港潮已消失
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发展报告(2021)》指出,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旅游产业承受了40余年来最严峻的挑战,经历了40余年来最艰难的复苏。
与此同时,资本对于旅游业的热情也急速减退。
数据显示,2020年,旅游业融资事件265起,总金额2074.1亿元;2021年,融资事件共计123起,总金额达1267.6亿元。相较于2020年,2021年旅游业融资事件数量和金额分别同比下滑54%、38%。
2021年,资本更加集中于头部旅游企业。从已披露的投融资事件来看,2021年,金额过亿的有40起、千万级融资有31起、百万级融资有6起。其中,融资过亿的头部企业有KLOOK客路旅行、道旅、泊心云舍等。而2020年三个级别的融资数量分别为37起、28起、8起。
旅游行业的投融资收缩,而涉旅企业的上市之路也变得非常不易。
2018年开始,赴港潮曾一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并先后有美团-W(3690.HK)、同程旅行(0780.HK)、复星旅游文化(1992.HK)等多家涉旅企业递表并成功登陆港交所。但到了2020年,涉旅企业的赴港上市之路也基本中断。
多次递表未果甚至更名的中国文旅集团(现更名为“大湾区文旅”),依然未能如愿上市;有“免税茅”之称的中国中免,2021年12月也暂缓了H股发行上市的进程。
旅游业赴港潮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私有化退市潮。2020年10月,金茂酒店(6139.HK)接受中国金茂(0817.HK)私有化要约退市;2021年1月,在港交所上市不足两年的开元酒店(1158.HK)接受由鸥翎投资牵头,联合红杉中国组成收购财团的私有化退市要约;2022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16年的锦江资本(2006.HK)接受锦江国际私有化条件,从港交所退市。
此外,南方文旅、华强方特、陕西旅游、青都旅游、海南呀诺达、广州塔、鄂旅股份、中国文旅,在2021年申请或重启IPO,但截至目前,均尚未成功。
与资本对于旅游行业热情急剧减退的情况不同的是,露营相关企业逐渐得到资本的青睐。
今年五一小长假后,露营概念股全线上涨,其中际华集团(601718.SH)、三夫户外(002780.SZ)、浙江永强(002489.SZ)、牧高笛(603908.SH)等出现涨停。
融资方面,2021年至今,我国露营相关企业融资事件至少4起,几乎都是露营营地相关企业,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天使轮。露营品牌大热荒野和嗨King野奢营地,户外生活方式品牌ABC CampingCountry,以及户外装备品牌挪客Naturehike等都陆续获得了融资。
旅游上市公司虽然处境艰难,但也依然努力应对。在业务调整方面,加码免税业务、加码文旅目的地板块等;在资本动作方面,引入战略投资者、扩展融资渠道等成为普遍打法;在运营管理方面,短视频与直播带货、推动产品服务和运营管理数字化升级成为发力方向。
低谷之下,很多人也在等待转机。
因为丽江有自己喜欢的生活和最爱的人,媛媛才选择今年4月又接手了新的民宿。她说“疫情一定会过去,也一定还会有很多人想来丽江。”
由于每年的5月到10月是旅游旺季,杨帆现在寄希望于在8月到10月,旅行社的生意能迎来一波回暖。杨帆还说,身边有一些老板把钱投到营地上了,“挑战机遇并存,能抓住转型机会,也就能翻身”。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