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的洗牌,生鲜电商赛道上大部分玩家已经离场,剩下的玩家也不太好过。作为行业老大、老二的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虽然月交易额已经做到百亿级,但仍深陷亏损泥潭。
近期还传出头部平台每日优鲜裁员、欠债的消息,又给业内泼了一盆冷水。与每日优鲜前后脚上市的叮咚买菜,近日公布了最新财报,因此格外引人关注。
由于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同属于上市公司,又同样使用前置仓模式,这两者常被拿来比较。8月11日晚间,叮咚买菜发布财报,逆势宣告首季度盈利,叮咚买菜为何能实现盈利?让不少派友感到好奇。
01
*实现单季度盈利
财报显示,叮咚买菜*季度总营收为66.3亿元,同比增长42.8%;Non-GAAP 净利润为2060 万元,*实现阶段性盈利,2021 年同期净亏损17.285 亿元。
图:营收情况
图:2019至2021年叮咚买菜的亏损率变化,逐渐收窄
2022 年Q2,叮咚买菜的GMV 同比增长32.3%至71 亿元,驱动总营收同比增长42.8%至66.3亿元,其中产品收入为65.5 亿元,同比增长42.4%;服务收入为0.8 亿元,同比增长88.1%,主要受订阅用户数增长推动。
如下图,叮咚买菜的业务结构主要分为产品收入+服务收入,产品收入占绝大头,占比维持在99%左右,包括叮咚买菜APP和微信小程序的商品售卖收入。服务收入的会员费和配送费目前对叮咚买菜的收入决定较小。
资料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据叮咚买菜业绩会,2022 年 Q2,叮咚买菜所售卖的商品中“人无我有”的特色商品已有 217 个 SKU,自有品牌商品销售额占比提升至17.5%。目前,叮咚买菜推出的品牌有“1972 农场”、“蔡长青”、“叮咚*菜”、“良芯匠人”、“保萝工坊”等20 余个。
在费用支出方面,叮咚买菜的压力主要包括履约费用、销售和营销费用、产品开发费用、管理费用四大类,这四大类分别决定了叮咚买菜的订单密度、获客、新品开发和管理效率。
2022 年Q2,叮咚买菜履约成本为15.42 亿元,占营收比重23.2%,同比下降13.3pcts ;销售费用为1.47亿元,占营收比重2.2%,环比下降6.6pcts 。
2022 年5 月起,叮咚买菜关停了滁州、中山、珠海、清远、江门,廊坊、天津等低效站点,叮咚买菜订单密度有所提升。
在活跃用户方面,2022年叮咚买菜的MAU为4251万人,DAU为540万人,高于盒马、京东到家、每日优鲜。
今年,叮咚买菜用于消费者补贴和广告投放的费用也在逐渐减少。叮咚买菜称,预测2022-2024 年基于 GMV 的销售费用率为 4.5%/4%/3.5%,将会持续减少。而管理费用率也会持续削减开支,预测2022-2024 年为3%/2.5%/2%。
02
扭亏为盈的原因
为什么叮咚买菜可以做到扭亏为盈?研究叮咚买菜近三年的财报,发现其财务数据逐渐得到改善。叮咚买菜的亏损率从 2019 年的-48%收窄至 2020 年-28%,2021 年亏损率继续下降至-19%,环比三季度下降13 个百分点。
2019-2021 年,叮咚买菜的订单规模从0.9 亿单提升至3.84 亿单,履约成本(含分选中心成本和前臵仓成本)占收入比重随之从 49.9%收窄至36%。运营成本降低也是亏损收窄的一大原因。
除了降低成本,另一个改善盈利的重要途径是打造自有品牌。2020 年 7 月开始,叮咚买菜推出自有品牌产品,并且通过预制菜等新品类的拓展,提供价值量更高的产品,拉升整体客单价和毛利率。2021 年四季度,叮咚买菜自有品牌贡献 GMV 占比 10.2%,自研产品类销售额占GMV 的6.5%。
以叮咚买菜自研产品“拳击虾”为例,“拳击虾”的毛利率是 33.8%,远高于叮咚买菜整体的毛利率水平,单价在98.9 元左右,超出平均订单单价73.9%。
2021年中泰证券曾测算,2021年Q4叮咚买菜上海区域前置仓单均履约成本为 14 元,假设未来全国单均履约成本为15 元,在65 元的客单价下,23%的产品毛利率可达到盈亏平衡点。
而依据叮咚买菜发布的2022年*季度财报,叮咚买菜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为28.74%,*季度则提升至30.31%。
此前叮咚买菜官方也预测,到2023年,GMV将突破308亿元,客单价提高至63元,2024年实现盈利。而叮咚买菜今年*季度已实现扭亏为盈,盈利目标提早了两年,在行业不景气的当下,给从业者提振了信心。
图:叮咚买菜对于2022-2024的业绩预测
此外,业绩的扭转,定价策略的调整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从 2021 年二季度开始,叮咚买菜鼓励用户跨类别购买,显著提高了用户的购买频次,三季度会员月平均订单达7.4 次。
根据公开数据整理,叮咚买菜上海区域的客单价为 66 元,较叮咚买菜整体的 60 元客单价高 6 元,毛利率高2.7 个百分点。上海分选中心的成本和末端履约成本分别为4 元、10 元,低于叮咚买菜整体平均成本4.8 元、13 元。
图:前置仓模式拆解,整体与上海对比
从上海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虽然叮咚买菜尚未实现全局盈利,但是前置仓模式有从不盈利到盈利的可能性。而叮咚买菜目前的前置仓模型优化存在的两个途径:
一是降低单均成本。单均成本又包括产品成本和履约成本,消费者购买产品所支付的价格和采购地到分选中心的物流成本等。
图:前臵仓到家模式单均成本构成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区域的骑手人均配送日单量约为89 单,全国平均约75 单。随着订单规模的提升,每单的产品成本、分选中心成本、末端履约成本都会下降。这或是叮咚买菜能持续降低亏损的一大原因。
二是提升单均产品创造的价值。例如前文提及的“拳击虾”便是叮咚买菜为了提升单均产品价值的产品。
03
前置仓到底可不可行?
2015年,每日优鲜首创了前置仓模式;2017年叮咚买菜入局,二者均通过大规模地推拉新进行扩张。2020年疫情催化了生鲜消费向线上转移,二者得到快速发展。
而美团优选与多多买菜于 2020年7月-8月上线,从2020年11月到 2021年2月,美团优选开通的省份+城市数由22+129增加至29+317;多多买菜由于供应链及渠道下沉优势显著,覆盖省份+城市数25+160增加至27+290。
而由每日优鲜首创的前置仓模式,目前主要的玩家已有4位:叮咚买菜、每日优鲜、朴朴超市和美团买菜。其中,朴朴超市、美团买菜采用的是大仓模式,单仓覆盖区域更广,更具规模经济,但履约时间较长。
叮咚买菜、每日优鲜则采用的是小仓运营,前置仓距离消费者更近,反应速度更快,履约能力更强。也正是这种模式,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形成30分钟送达的核心优势。
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是生鲜电商前置仓业态的两大主要竞争者,两者情况相近,近日每日优鲜暴雷不由让人担心叮咚买菜。但派代研究发现,虽然都是前置仓模式,二者在基础设施规模和用户活跃度上还有较大差异。
对于前置仓生鲜电商来说,前置仓数量和单仓订单数对成单量至关重要,而成单量又决定了营业收入。
图: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订单量对比
据公开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叮咚买菜拥有前置仓约1400 个,占地面积约50 万平方米,平均单仓面积357 平方米;每日优鲜截至2021年6月底,共有625个前置仓,总仓面积为20.8万平方米,平均单仓面积为340平方米。在前置仓的建设上,叮咚买菜做的更扎实。
此外,叮咚买菜有较高的用户复购频次。叮咚买菜单用户月均交易订单量维持在3单以上,而每日优鲜单用户月均交易订单量低于1单。
从两者的收入和活跃用户数上,发展趋势其实也早露端倪。根据2021Q1-Q3数据,叮咚买菜收入为146.4亿元,每日优鲜收入为55.5亿元,两者的营收差距较大。截至2022年3月,叮咚买菜MAU为4251万人,每日优鲜的则为859万人,叮咚买菜DAU为540万人,每日优鲜仅有104万人。每日优鲜式微、叮咚买菜壮大。
目前,叮咚买菜的主要忧患在于其毛利难以覆盖前置仓的履约费用。叮咚买菜单均毛利为16元左右,单均履约费用为18.8元,仍然亏损。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叮咚买菜在服务上也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据国内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显示,2021年依据生鲜电商的投诉量来排名,前十名依次为叮咚买菜、易果生鲜、每日优鲜、本来生活、顺丰优选、盒马鲜生、兴盛优选、朴朴、京东到家、美菜网。
其中,叮咚买菜2021年用户投诉的问题从高到低分别为商品质量、霸王条款、退款问题、虚假促销、售后问题、退款问题、送餐超时。
此外媒体也曾报道,12月16日,上海市的柯先生向“电诉宝”投诉称自己于12月14日在叮咚买菜APP下单购买了4盒湾仔码头韭菜水饺,共消费111.6元。当时购买页面宣传是“每买2件减14元”,于是下单购买4盒。后来查看订单时发现叮咚买菜并没有减28元只给减了20元,少减8元。柯先生先后多次和叮咚买菜客服沟通无果。柯先生认为叮咚买菜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进行交易。
总而言之,虽然目前生鲜电商在服务上仍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但叮咚买菜的扭亏为盈对生鲜电商来说是一线曙光,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拉新和提高客单价,确实可以实现盈利。
对于烧钱跑通用户习惯的互联网企业,前期的亏损是必然的,虽然每日优鲜出现了暴雷,但叮咚买菜、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朴朴超市等都仍在坚持,未来生鲜电商能否实现全面盈利,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1、《2021年度中国生鲜电商市场数据报告(20220303)》.网经社
2、《叮咚买菜(DDL):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中泰证券
3、《前置仓行业:叮咚买菜,前置仓模式领头者,疫情之下方显本色》.天风证券
4、《传媒互联网行业:叮咚买菜*实现季度盈利,抖音蝉联全球移动应用(非游戏)收入榜冠军》.东兴证券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