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转移,东南亚的春天来了
今年上半年,在当地制造业复工复产加快等因素的拉动下,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出口增速加快。
印尼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该国3月份进出口额分别为219.7亿美元和265亿美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并且连续23个月实现贸易盈余。
根据泰国曼谷邮报报道,3月泰国出口288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创下自199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进口274亿美元,同比增长18%,实现贸易顺差14亿美元。
马来西亚3月份外贸也展现强势尽头,进口额、出口额和外贸总额都创下历史新高。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越南出口增速波动较大。2020年出口增速仅为6.95%;低基数一度推动2021年上半年出口增速增长29%,但三季度疫情再度反弹,越南采取了强管控措施,出口陷入低迷。
随着疫苗接种率快速提高,2021年11月起,越南出口开始新一轮加速。2022年一季度,越南出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已经从2021年的90%左右上升至96.5%,出口对越南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进出口数据,中国4月出口同比增长3.9%,较上月的14.7%大幅下降。
从行业来看,4月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微增0.11%,增幅明显低于3月的11.4%,这也是2020年6月以来的*增幅。在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纺织制品、家具、服装出口增速同样大幅回落。
大幅回落的出口数据背后是无数国内外贸企业面临的艰难处境。
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工业生产秩序因疫情被打乱,物流不畅、原材料和成本上涨等因素导致海外订单和客户有所流失,以东南亚经济体为主的地区基本“补上”我国出口份额。
事实上,我国纺织服装、家居建材行业的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早就有了,去年东南亚爆发的疫情只是暂缓了这一进程,上半年东南亚订单的爆发看起来更像是进程重启。
那越来越多的产业链把产能转移到东南亚,是否意味着东南亚制造的竞争力开始超越中国?
当然不是。
相对于中国制造,东南亚制造的优势在于:(1)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低;(2)东南亚国家基本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带来的市场准入便利及关税优势。
但是,东南亚的制造业更多仍然停留在产品代工阶段或者组装出口阶段,目前,中资企业和其他国家的外资企业几乎没有在东南亚设立产品研发机构。
而且东南亚各主要国家的工业体系不算完整,很多基础原材料需要进口,这会限制当地制造业的发展。
因此,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制造业之间更多是互补关系。
但是不管是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产业链转移带来的订单流入对于东南亚各国来说无疑是“春天来了”。
缺单!东南亚国家订单锐减
订单爆满的春天还没有持续多久,下半年以来,东南亚各国深陷订单减少的传闻。
在越南,很多工厂前段时间订单多得找不到工人,如今也开始缺单。
经过上半年强劲的复苏,下半年,不少越南工厂开始缺订单,不得不减少加班时间,并开始停产、放假、减少招聘,连知名电子企业三星工厂也不例外:三星已经缩减了其在越南的大规模智能手机工厂产能。
作为越南的大金主,三星集团不仅是该国*的外国投资者,也是越南*大出口商,贡献了越南约百分之二十的出口额。如今三星面临大规模减产的萧条处境,也无情揭露了近期东南亚多个国家的反差状态。
印度纺织业也已感受到阵阵寒气。来自美国和欧洲的服装和家纺出口订单下降了约15%-20%,在重要的家纺生产中心帕尼帕特,出口订单下降高达40%。
印度工商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6月棉纱、面料、制成品、手织机产品等出口量下降19.49%至9.62亿美元;棉纺织品出口整体下降14.30%至16.99亿美元。
来自西方国家的进口商不仅减少了下一季度的订单,还推迟了之前订单的交付,工厂仓库了堆满了未售出的货物。
巴基斯坦的纺织业不仅因停工停产减少50%以上的产出,而且将因能源供应和成本限制被迫向海外贷款60亿美元,同时面临失去订单、客户、违约损失的风险。
受损较为严重的地区是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该地区的纺织厂占巴基斯坦全国的70%,已有400家纺织厂面临关停,数以千计的人失去工作。
相比于今年上半年三月、四月的出货高峰期,现在越南木器行业的订单能达到50%算是很理想的情况,不少企业仅有高峰期的30%,一些小的企业可能仅有10%左右,鞋类服装类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总体来看,2022年二季度以来,东南亚的电子、纺织、鞋类、木料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欧美订单减少的冲击*。
而从行业内部来看,东南亚此轮外贸订单减少,中小企业受冲击较大,而一些具有产业链规模优势的大企业,受影响较小。
原因在于东南亚制造业并非完全拼成本、拼低价,很多长期合作的客户非常重视产业链完善带来的品质和交期的确定性,而头部企业的产业链布局从原料开始,在产业链中占据较高地位。
因此,欧美客户的订单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订单下滑过程中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
这样看来,本轮东南亚订单减少或许也是对行业内部的一次重新洗牌,中小企业逐渐被淘汰,头部企业强者恒强,调结构去产能了属于是。
订单减少,原因何在,对华影响几何?
近期东南亚多国出口订单明显缩减的主要原因是欧美主要经济体高通胀叠加消费需求萎缩。
支持出口订单增长最重要的基本面因素是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增长。
然而,2022年以来,全球经济面临高通胀和紧货币两大负面冲击。
根据国际货币经济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通货膨胀率在6%以上,通胀的持续攀升推动多种日常消费品价格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
同时,为了抵抗高通胀,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加息,美联储今年以来已经四次加息,将基准利率上调了225个基点;7月15日欧洲央行也将三大关键利率上调50个基点,告别了近十年的负利率时代。
紧缩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压制消费需求,多个发达经济体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
高通胀和弱需求之下,欧美经济体纷纷缩减进口订单,而东南亚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出口订单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我国是东南亚多国重要的进口市场,东南亚的出口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的转口贸易,即通过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在东南亚国家本土组装加工,从而出口至海外。特别在服装、鞋帽、家居等轻工制造领域的产业链条上,中国与东南亚多国关联紧密,东南亚订单减少,对我国相关产业链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但是此轮影响与以往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出口订单“此消彼长”不同,东南亚此轮“订单荒”更多是全球需求疲软导致的,与东南亚本土供给关系不大,这种情况下不存在出口替代、订单回流到我国的情况。
随着美联储、欧洲央行持续大幅加息,全球总需求持续回落,或将在某种程度影响我国下半年的出口,今年8月份,我国的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电子设备出口增速普遍回落,系海外消费需求放缓。
有些人总盼着别人倒霉自己独好,或者幸灾乐祸自己倒霉别人好起来了,阴阳怪气,好乱乐祸,殊不知全球化之下,危机也是全球性的,扩散到全球可就是一起倒霉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