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奥运引发全民社交狂欢,盘点历次QQ的奥运情愫

软这几天,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张印有蒙娜丽莎肖像的报纸头版刷屏。作为家喻户晓的重量级IP,蒙娜丽莎的标志性笑容早已深入人心,但此次引起围观群众一致转发叫好的,是QQ用炫酷黑科技和脑洞创意打造出的、关于想象力和未来感的奥运营销盛宴。

在7月28日登陆《深圳晚报》头版的“蒙娜丽莎”悬念广告中,用户可通过打开最新版手机QQ,用“扫一扫-QQ-AR”扫描“蒙娜丽莎”,屏幕上即会出现操纵滑翔伞的AR企鹅,同时告知QQ即将正式启动,“用AR传QQ火炬”这一新鲜玩法的活动。

包下报纸头版做广告,这种形式不算新鲜。但相较于以往“形式大于内容”的炒作噱头,此次《深圳晚报》的“蒙娜丽莎”广告突破了以往纸媒广告的单一互动形式,通过整合AR与创意,打造让人耳目一新的线下线上联动体验新玩法。

“AR+奥运”,QQ真的无愧社交领域“老司机”

正是这样新颖的线下广告联动线上AR体验,带来的是庞大的流量价值和品牌曝光。但对于拥有6.5亿活跃用户和80%终端覆盖率的手机QQ而言,AR助力奥运营销的嗨点,可远不止这版“蒙娜丽莎的微笑”广告!

QQ历来是定位于年轻人的社交工具,其拥有的3.9亿年轻用户(19-28岁)亦是所有平台之最。如何借助里约奥运会的热点,利用自身科技优势连接年轻人之间的社交需求,为他们带去新的社交兴奋点,也让大家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奥运,是QQ基于此次奥运会主要考虑的重要议题。

而即将启用AR传QQ火炬的活动,正是这样一场“将科技照进创意”的全民社交狂欢。不管是手机QQ将定时开启的“刷一刷”抢火种,还是朋友间用手Q扫图即可参与的“在线AR火炬传递”,都在用户教育和参与形式上超越了以往信息传递“一对多”的奥运营销,真正实现了从“一对多”到“多对多”的裂变式线下社交体验新玩法。

图片注释:手机QQ“刷一刷”抢火种,当活动进行时,持续“刷一刷”即可将你的火种点燃。

图片注释:“刷一刷”成功点燃火种后,手机QQ“刷一刷”抢火种,当活动进行时,持续“刷一刷”即可将你的火种点燃。

AR跨界社交的无限潜力,并非仅为腾讯所感知,这已经成为业内大佬的共识。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AR落后于VR技术 5-10年,但该技术将在未来5-10年内发展到现在Oculus Rift的水平,这也是Facebook正努力的方向。”

诚然,AR风头正劲,奥运也是营销界四年一次的大热点。但当一个品牌真正想要站上风口、拥抱热点,如何借力打力、顺势而为,才是考验实力的技术活。QQ此次“借AR促社交”,正是一次科技反哺营销的最好尝试--用户既能通过AR体验圣火传递的热血,又能利用QQ“扫一扫”邀请身边人参与火炬传递接力。在这样一个以“火炬传递”为社交纽带的独创场景中,趣味和社交连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活动的最终效果让人期待。

“QQ+奥运”,强强联合下的社交探索

其实,QQ和奥运会之间的渊源由来已久。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QQ就面向其庞大的用户群上线“在线火炬手大使”活动。从2008年3月开始,2008颗奥运火炬在QQ上从不同方向开始蔓延传播, 130天内就有超过6200万人在QQ上传递了圣火。

2012年伦敦奥运会,QQ再次“示爱”奥运,号召全国人民“加入中国节拍,助威2012伦敦奥运”.用户通过上传自己的将声音节拍,即可将自己与其他亿万人的鼓励汇聚成一段“中国节拍”视频,为奥运健儿加油打气。

不管是AR黑科技的运用还是挥之不去的奥运情节,都和QQ在社交领域的探索密不可分。对于始终坚持年轻化、坚持连接一切的QQ来说,如何拓宽用户的社交场景,连接用户社交需求与资源,做到让每一个用户都能轻松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趣味,才是其创新和进步的源动力。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