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售假传销泛滥 微信京东等成假货转移地

微信朋友圈售假泛滥,成为最新一期出版的《财新周刊》封面文章调查内容。《微信:巨人的烦恼》和《你的平台我变现》这组文章深入调查了在朋友圈里像病毒一样扩散的售假,以及游走在传销边缘的代理分销行为。微商、假货、传销……在拥有近10亿用户的微信上泛滥,文章最后发问:到底是平台无能为力呢,还是监管缺失?

  图:警方查获微信朋友圈卖假货

  假货正在成规模向微信转移

  《财新周刊》文章以一位名为“喵大叔”的“外贸工厂负责人”为例,做外贸原单生意已有七年,随着淘宝审核日趋严格,微信成了他的新大陆。“喵大叔”每天都在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发布巴宝莉(Burberry)、亚力克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古驰(Gucci)、耐克(Nike)等图片和小视频⋯⋯他的公众号或朋友圈的链接可直接导入微店,大量商品很快显示售罄下架。

  除了像“喵大叔”这样,直接以社交、朋友圈、微店和公众号等方式和渠道卖假货的微商外。在微信上,微商还发展出了层层的代理体系,游走在传销的边缘,助力低劣产品甚至假货成规模的向微信朋友圈转移。

  《财新周刊》文章以最新微商群体性事件“摩能国际”为例:2017年5月31日下午,微商公司“摩能国际”的代理商在国家信访局来访接待司门口排队,试图通过政府施压摩能国际退还货款。50多位代理来自全国各地,手中积压的货品金额从3万到十几万元不等,卖不出的货和拿不回的钱 “微商致富梦”化为泡影。而类似被拉入摩能朋友圈传销游戏的底层“代理”分布全国,估计超过十万人。

  活跃着9.38亿用户的微信成了一个巨大的诱惑,假货贩子由此希望从微信的巨大流量漏斗中筛出新生意,假货正在成规模的向微信朋友圈转移。

  微信平台对假货监管几乎空白

  《财新周刊》文章最后发问:对于这种假货的迁徙行为,到底是平台无力作为还是不愿意作为?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目前技术的发展为打假带来很多新的手段。财新采访了专事“打假”的电商人士认为,电商平台已经能够利用大数据模型打假,利用智能识别、数据抓取与交叉分析、智能追踪等技术手段,通过一个涵盖多重考量因素,包括登录IP、商品文字、图片描述、交易信息、消费者评价、权利人投诉等实时大数据模型,将假货从庞大的在线商品中筛选出来。有的还能够通过检测图片的局部标识信息来识别商品品牌,进而判断该商品是否为假货。

  “在技术上,大部分假货都能做到被系统性识别,只是互联网平台愿不愿意投入去做的问题。”上述人士认为。微信没动机没数据,不愿花费精力在此。微信不以商业交易抽成为盈利模式的特殊利益隔离机制,使平台监管责任问题几乎处于空白,这也导致微信朋友圈成了以“面膜”为代表商品的假货集散地。在微信平台上,消费者和卖家之间的纠纷往往自行解决。在微信公众号的投诉项中,记者都没有发现“假冒伪劣商品”的选项。

  掐断假货跨平台迁移路径 需要全社会努力

  假货的转移目的地不只是微信,京东也成了假货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此前,《华西都市报》的调查显示,京东出售的一些商品和被阿里巴巴处罚的假货商品高度相似,甚至是同款。记者调查发现,30家被阿里处罚驱逐的公司,竟有12家都在京东开店。2016年9月,浙江义乌警方查处一处销售假冒爱马仕皮带窝点,一则现场视频流出。面对警方的讯问下,制假窝点负责人直言不讳。“淘宝上打的很厉害,京东上不打,所以H(假冒的爱马仕)只在京东上卖。”

  今年4月“北京时间”也报道,广东和重庆两地警方查处一起制售假蔻驰包大案,售假者在京东全球购和一号店共开设三个店铺,一年售出数百万货值的假包。在被警方查获时,京东蔻驰包销量排名前十的sku中七个都来自于这个制售假窝点。除了京东和一号店,微商同样是这个制售假窝点的重要出货渠道。

  售假人狡兔三窟,打假需要各平台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业内人士称,面对假货的跨平台迁移,电商尤其是微信想要健康地发展,需要拿出监管的诚意,乃至断腕的决心。

  图:义乌警方查获假冒爱马仕窝点视频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