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界对于双11的实际价值产生了怀疑,这可能透支了消费者长时间的购买力。
双11那么火 为何阿里京东股价却下跌?
腾讯科技 孙宏超 11月12日报道
去年的双十一是阿里巴巴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消费者的强悍实力,而美国投资人也用真金白银给予回报,在双十一后阿里巴巴的股票顺势冲上120美元的高点。
不过,自此以后阿里巴巴的股价却不断下滑,今年9月最低跌到57.2美元,从10月至今,阿里巴巴的股票开始逐步反弹,但在双十一到来这几天,阿里巴巴的股票却在下跌,并没有收获想象中的利好。而对于国内另一电商巨头京东来说,近几日在股市的遭遇也类似。
截至昨日收盘,阿里和京东股价分别下跌1.94%和1.13%。
究其背后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美国资本市场对双11已经有了预期,其影响可能已经提前反应在之前的股价变动,另一方面,外界对于双11的实际价值也产生了怀疑,很可能透支了消费者很长时间的购买力,当然,美国资本市场对阿里巴巴近期遭遇的假货指责也表示出担忧。
此前,双十一本被外界视作可以提振阿里巴巴股价的有力举措,这家在南方起家的全球电商巨擎不仅高调北进,更是晚会、线下多重渠道轮番出击,试图击败华尔街的做空势力。
有分析师对腾讯科技表示,投资人对双十一效果不看好的主要原因是大型促销会预支掉消费者的购买力甚至是品牌方的营销能力。
对于消费者而言,双十一的大型促销可能会打乱原本正常的消费计划,在双十一前后一段时间的消费需求都会集中在“打折”的双十一。而那些无意在双十一购物的消费者们,则要忍受双十一结束以后糟糕的物流体验。一些消费者甚至会在双十一期间非理性消费,产生透支,最后则造成大量退货。
而对于品牌方而言,如果不能在双十一时扮演重要角色,对品牌就已经是一种重要伤害了。而大多数商家在双十一之前都必须要大量备货,在双十一当天甚至还会默认做一些刷单的工作,目标就是能够让双十一前后的所有销售额集中在一天释放,从而打造“爆款”。
但这些品牌方却几乎很难能够盈利,首先销量、客单价、品牌知名度等各项指标要合格,其次,得有足够资金在各种展位、直通车投放广告。最后还要大量降低售价,靠销量赚点蝇头小利,但若算上用户退货率,大部分商家几乎都是赔本赚吆喝。
一位品牌方对腾讯科技表示:“如果不参加双十一,虽然看起来亏钱少了一点,但这就等于将用户和销售额白白送给竞争对手。”现在看来,双11巨大的销售额所带来的光环,除了极少数大品牌能分到一丝余光外,其他的小玩家获益并不明显。
而让国外投资人感到担忧的则是阿里巴巴平台被诟病的假货问题。去年4月,美国跟踪假冒产品公司NetNames估算,淘宝商品中有20%至80%为假货。目前,阿里巴巴迫切需要开拓国际市场,担心假货的美国组织和全球品牌商在严密地关注着阿里的假货问题,他们担心假货会通过阿里的平台扩散到全球的其他地区。
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看来,假货是所有商业模式发展的硬伤,不是阿里造成的。对于背负这种委屈,阿里只能“认下它,解决它”。而在谈到法国奢侈品集团开云起诉阿里巴巴贩卖假冒商品这一事件时,马云更是坚决地表示宁可输掉这场官司也不和解,并声称最终“会赢得尊严和尊重”。
11月12日凌晨,马云对媒体表示,双11激活了中国部分内需,而这只是中国经济强大内需消费的冰山一角。马云同时称,双11至少要办100年,成为一个全球的节日,未来还会在全球各地举办,双11会比阿里巴巴活得更长。
但未来双十一是否还能带来真正价值,对于阿里和京东等所有电商平台而言,或许将成为一个大大的问号。
- 财联社5月14日电,优步和德国大众汽车将于2026年年初在美国洛杉矶启动无人驾驶出行服务。
- 阿里巴巴开源视频生成与编辑模型通义万相Wan2.1-VACE
- AMD宣布新的6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 科技部与巴西科技创新部签署共建技术转移中心的谅解备忘录
-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 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
- 马化腾:战略性的AI投入将带来长期回报
- 高通前高管上海造灵巧手 收获近亿融资 浙江国资出手
- 诺和诺德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Septerna达成合作许可协议,将共同开发肥胖症等疾病药物
- 90天出海窗口期开放 阿里国际站连夜加推美国专场
- 高盛预言:未来90天中国出口将爆火
- 赛陆医疗完成A+轮融资
- 华特气体: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
- 海正生材:股东中石化资本计划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
- 机构:5月手机面板价格分化趋势延续
- 小马智行相关人士:公司正计划赴港上市
- 优利德:股东拟询价转让1.29%公司股份
- 高测股份:拟1亿元对润阳股份进行债转股增资
- 硅业分会:本周工业硅价格小幅下跌
- 京东回应外卖系统崩溃:订单暴涨所致 已恢复
- 北京已建5G-A基站近1.6万个 6G研究进入重要阶段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