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危险的“斗气”
3月28日,俄罗斯政府、央行和俄天然气工业公司提交了一份报告称,在3月31日前采取措施,向“不友好国家”供应天然气改用卢布结算。所谓“不友好国家”主要指高度依赖俄气的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
3月29日报道称,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西方国家实际上已经对俄罗斯发动了全面的“经济战争”,所以“不付款,就没有天然气”。
俄罗斯面对西方的“经济战争”,确实如此。但是,俄罗斯“卢布结算”的斗气,非但不能赢得“经济战争”,只会适得其反。
俄罗斯此举到底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主动“断气”?显然不是。要“主动断气”无需这样大费周章,直接停止输送就是了。
撼动美元霸权?那更是不可能的。2020年俄罗斯外贸总额只有区区5719亿元,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微不足道。就算今年俄罗斯能源出口连油带气能达到3000亿美元,也不过是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九牛一毛。卢布从来没有什么国际地位,将来也不会有。
这一所谓“反制措施”也许能够在短期内遏制卢布名义汇率的下滑。但是,这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俄罗斯已经处于金融孤立,卢布兑换和流通在境内外都被高度管制,维护名义汇率并不能改变卢布的弱势地位,维护名义汇率充其量算是“面子”上好看一点。
但是,欧洲的贸易伙伴因此加速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替代,结果只会是卢布“帅不过三秒”——替代完成之时,就是卢布退出国际市场之日。
那么,欧洲这次会不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实现与俄罗斯的经济脱钩呢?答案是肯定的。
02 失去了主要贸易伙伴的信任基础
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已经破坏了和欧洲贸易伙伴之间的政治互信。尽管如此,出于能源供应依赖的利益,欧洲主要国家依然尽力缓冲制裁扩大到能源领域。这一灰色地带如果能保持到战争结束,俄罗斯还有缓解经济孤立状态的回旋空间。
可是,俄罗斯单方面决定改变天然气结算方式的决定,把它和欧洲贸易伙伴仅存的经济互信也打破了。正因为天然气供应如此重要,严重的不确定性必须消除。付出高昂的替代成本,确实会让欧洲在这个冬季变得难熬。但是,如果不完成痛苦的替代过程,欧洲以后的冬天都变得更难熬。
自始至终,俄罗斯都高估了自身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这是资源出口国家常见的误判,他们高估了资源产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性,却没有注意到这类初级产品的替代只是一个时间和成本的简单核算。
初级资源产品作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商品出现大规模的波动,确实会造成剧烈的经济冲击。但是,价格冲击一定会刺激新的供给替代。油价一涨,出口国直接受益,没有技术门槛。但也正因为没有技术门槛,钱来得快,替代一定会发生。替代发生与否,无非是替代成本和供给不确定性风险之间的核算罢了。
更悲催的是,如果真如一些人分析的那样,美国是最大“幕后黑手”,那么替代俄罗斯能源市场份额的最大受益者正是美国。此前欧美“绿色”政客竭力阻挠的美国页岩油技术、天然气工业,都因为俄罗斯一连串自绝于全球经济体系的行为而被释放。
在乌克兰战场上,俄罗斯既没有赢得所谓的“安全空间”;在与“西方”的“经济战”中,更是输掉了自己的席位。俄罗斯的行为,存在严重的战略误判。俄罗斯缺乏对全球化时代国际体系的理解。
全球化的本质是整合全球供应链的经济现象,因此全球化时代国际体系的主体是生产-贸易的体系,而不是传统地缘政治时代的军事优先。各国在这一体系中的首要身份是贸易伙伴,这意味着国际关系更接近市场关系。
和任何市场关系的参与者一样,基本的互信必不可缺。你可能不信任交易对手诚实报价,可以怀疑交易对手利益最大化的诉求会侵害自己。这些都在市场博弈的范围之内。但是,如果一方动辄以砸场子相威胁、单方面改变合同,那么双方的交易关系也就到头了。俄罗斯的核威胁、单方面改用卢布结算,就突破了互信的底线。不管它自觉理由多么充足,结果都是失去了主要贸易伙伴的基本信任,这也意味着失去了全球体系中的位置。
03 竞争只在体系内,脱离体系只能是出局
俄罗斯还停留在冷战地缘政治的幻觉中,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秩序更接近市场秩序,而不是传统地缘政治秩序。
冷战时代泾渭分明的“敌我阵营”,在这轮全球化中已经角色模糊。传统盟友之间因为经济利益分歧发生公开的冲突,比如美欧之间、美日之间,都曾剑拔弩张。另一方面,一些差异巨大的国家之间也会因为经济互补形成新的联盟,比如德俄之间的能源同盟。这些复杂的关系,不是传统地缘政治的爱恨情仇,而是市场体系的竞争合作。
这样的国际秩序,要求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不断在两个战略空间中做出取舍。一个是传统地缘政治的有形空间,另一个是全球经济体系的无形空间。包括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会因为战略误判付出代价。
伊拉克战争就是如此。轻松赢得战场,让美国在传统地缘政治的战略空间上收获颇丰,比如强化了对中东事务的影响力。但是由此引发的国际孤立、911事件等等连锁反应,也让美国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
此后美国进行了战略调整,尽量避免缺乏国际支持的大规模干涉行为,对使用武力实现战略目标时,也更为谨慎,无疑是明智的。
以美国超强的国力,也要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秩序调整自身的行为模式,俄罗斯还是坚持传统地缘政治的超级帝国角色,还沉迷于“东西方阵营对抗”的游戏。失败是必然的。
俄罗斯在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之前,似乎想当然地将欧洲视为自己的战略盟友,丝毫没有考虑到他们会做出新的选择。
如果俄罗斯稍有一点市场常识,就不会这么做。它从未拥有天然气资源全球供应的垄断地位,逼迫欧洲“二选一”的自信毫无依据。一意孤行的行为,反而证明了它是一个糟糕的贸易伙伴,欧洲国家的选择没有悬念。没有主要贸易伙伴的支持,俄罗斯就会失去行动的能力,军事上和经济上都是这样。笨拙的“反制裁”只会把自己前面的坑挖得更大、更深。
全球化塑造的国际秩序并不完美,不能彻底改变“丛林法则”的弱肉强食。但是,这套新的国际秩序多少都是一种进步,多少约束了国际关系的底线。大国为所欲为的帝国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不愿受到这一体系约束的逆行者只能主动或被动的退出这一体系,但这也不会让他们“回归自由”,因为脱离了全球经济体系也意味着失去了行动能力,更不用说对抗了。俄罗斯面对的西方敌人,是全球60%的GDP,是全球经济力量、科技力量的绝对主力,它能如何对抗呢?
在体系内才谈得上竞争,脱离了这套体系只能是出局。
04 结语
俄乌事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有人悲观地认为“全球化时代已经终结”。在地图上看确实如此,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占全球的11.4%,没有俄罗斯的世界地图是不完整的。
但是,经济全球化从来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在全球经济版图中,俄罗斯只占据了1.75%,恰好和改革开放前孤立与全球经济之外的中国一样。这一巧合,多少有点让人感到讽刺。经济全球化会因为俄罗斯的退圈而停止、倒退吗?显然不会,俄罗斯没有这样高的价值。没有什么国家有这样的价值,因为全球化的脚步不会为谁停止。没有一个巨人,可以逆转历史的车轮。
俄罗斯的退圈,只是全球化的自我净化、优胜劣汰。这并没有什么不可想象的,有太多的先例可循。
每一次大时代变化,都是一次国际秩序的重整,老帝国被淘汰,新帝国崛起。殖民时代倒下的是奥斯曼帝国、大清帝国,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大英帝国的分崩离析,冷战时代埋葬了苏联帝国。而本轮全球化,俄罗斯帝国率先出局,虽然让人遗憾,但确实没什么可意外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