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轻人不爱吃小龙虾了”的报道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不少小龙虾相关餐饮门店经历了从火爆到落寞的境遇。但另一边,消费者视角下,小龙虾的受欢迎程度似乎并未减少。
事实上,小龙虾餐饮的落寞,与近年来小龙虾预制菜等半成品在电商平台的兴起不无关系,与其说“小龙虾失宠”了,不如说是小龙虾的消费场景正在从餐厅堂食转向生鲜市场。
换句话说,年轻人还爱吃小龙虾,但“中间商”已经很难赚差价了。
“没吃过小龙虾,不足以过夏天”。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小龙虾之于夏天,大概相当于韩剧爱好者每年初雪必点的炸鸡和啤酒。
不过,以往备受消费者热烈追捧的小龙虾,今年却多以失意的形象出现在多家媒体的报道中。
据AI财经社,武汉大排档和北京小龙虾专营餐厅的老板都表示今年小龙虾生意不好做,销量较去年下滑不少;在《时代周报》的报道中,在本该是小龙虾消费旺季的6月,多地的生虾价格却出现了大幅下跌。相关采访也验证了这一点,在上海做小龙虾零售的刘先生表示最近因为走货困难,不得不降价来吸引客流。
看起来,餐饮和供货商都在叫苦,前者生意冷清,后者存货积压。人们难免产生疑惑,曾经统治夏夜的小龙虾,真的不受欢迎了?
小龙虾,年轻人不爱吃了?
的确,尽管“夏天第一顿小龙虾”的噱头在社交平台上依旧火热,但近几年来,也有不少小龙虾相关品牌在悄悄退场。
引领潮流、开出全北京第一家小龙虾专卖店的麻辣诱惑,在几年前的夏天曾火遍大街小巷,成为不少年轻人的聚餐首选,如今早已销声匿迹不说,还留下一个烂摊子,拖欠的员工工资、供应商款项加起来负债上亿;
凭借创始人张嘉佳明星效应出圈的卷福小龙虾,上线几天众筹款项近2000万,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濒临倒闭,十家店铺近乎全军覆没;
立志要做“小龙虾界的7-11”的堕落虾,门店数量一度超过1500家,如今却大量关店,节衣缩食到甚至连官网都关停了。
《2022年小龙虾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小龙虾餐厅数量为5.8万家,相比2020年下降了10.4%。此外,小龙虾餐厅在整个中式餐厅中的占比也有所下降。
就连资本也在“退烧”。2015-2019年间,小龙虾行业野蛮扩张,融资事件高达几十起。近两年来,小龙虾赛道发生的融资事件却屈指可数,2020年至今,只有文和友与信良记获得了新融资。而这两家发轫于小龙虾的企业,在后续发展中一个转型“美食+IP”路线,另一个专攻水产预制菜,并不完全是靠小龙虾的招牌来吸引投资者。
一面是门庭冷落的餐饮门店,另一面则是越来越提不起兴致的消费者。
受疫情反复的影响,不少地方堂食受限,对于华东地区的年轻人来说,约上三五好友一边嗦虾、一边聊天吹水的情景,似乎远得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这样来看,小龙虾餐厅的遇冷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比起疫情,价格才是压垮小龙虾的最后一根稻草。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吃小龙虾了”的讨论不绝于耳,众说纷纭中,“贵”是其中绕不开的字眼。
前段时间,测评博主@滤镜粉碎机在上海订购了三家知名的小龙虾外卖,按龙虾个头的不同,每斤单价从94.88元到154.22元不等,而部分大号虾的可食用部分按照单价折算下来,其金贵程度比起长白山人参都不遑多让。
另外,博主还发现小龙虾外卖普遍存在缺斤短两的问题,例如买3斤小龙虾送来一称只有2斤2两,对此店家的解释则是“煮熟过程中缩水严重”。
为避免这种争议,越来越多商家出售小龙虾时的量词开始选择用“份”而不是“斤”。
到这里, “小龙虾失宠”的结论似乎已经呼之欲出,这难免令人唏嘘,毕竟不久前,它还是夜宵界的顶流。
小龙虾:所以爱会消失对不对?
早几年前,小龙虾还是街头巷尾的财富密码,坊间流传着夫妻二人开大排档卖龙虾一个夏天流水上百万、净入账几十万的暴富神话。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小龙虾就经由长江流域进入中国。但这一入侵物种真正被端上国人的餐桌,还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21世纪之初,在北京等地,食用麻辣口味的小龙虾就开始蔚然成风,当时有媒体报道,在旺季,仅仅簋街上的百余家饭馆,一天内就能消耗掉约20万只“麻小”。
因为有传言称吃小龙虾会造成横纹肌溶解,小龙虾短暂沉寂了几年,直到2013年左右,众多媒体发文科普,为它洗刷掉了“冤屈”,小龙虾开始重回大众视野。这一次还搭上了互联网的东风,自带社交属性的小龙虾日益出圈,成为夜宵餐桌上当仁不让的C位。
那时候,顶流小龙虾仿佛人见人爱,几乎随处可见它的身影。
小龙虾网红店铺常常大排长龙,高峰时期消费者动辄等待两三个小时,2019年的五一旺季,长沙文和友甚至出现排队排到7000多号的盛况;
热衷于采访明星和各类名人的《天天向上》,也短暂变身美食节目,专门邀请豫、湘、苏、川“四大门派”,为现场观众带来各自招牌口味小龙虾;
隔着屏幕的观众也都香迷糊了。
由小龙虾爆火衍生出的一系列职业也很抢手,江湖上流传着剥虾师月入过万的传说,多个职业学校的小龙虾相关专业毕业生也被用人单位“预订一空”。
在小龙虾行情高涨的时候,资本也闻风而动,前来锦上添花。网红龙虾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冒出,“大虾来了”“夹克的虾”“海盗虾饭”等新兴品牌每一轮融资都在千万级别,“热辣生活”更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两轮亿元级别融资。
除了天时地利外,小龙虾能够爆火与自身特点也分不开。
一方面,小龙虾自带社交属性,容易拉近朋友之间的距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陈晓卿就曾说过“小龙虾是最好的社交食物,因为在吃的时候,你没办法玩手机”;
2019年,湖南长沙,热闹的小龙虾大排档夜市。
另一方面,小龙虾的营养还算丰富,高蛋白与低热量兼得。据丁香医生测算,一斤麻辣小龙虾的热量相当于10片薯片,一斤清蒸小龙虾的热量更是只约等于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即便你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小龙虾似乎也并不会给你带来太多的健康负担。
不过,再上头的小龙虾爱好者,也有清醒的那一天。说到底,像小龙虾这种壳多肉少的食物,吃的就是个调味和气氛,对于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来说,如果是二三十元一斤,日常打打牙祭完全可以,卖到八九十元一斤,那就真的大可不必了。
被抛弃的不是小龙虾,而是小龙虾餐厅
不可否认的是,疫情影响下,小龙虾这种社交属性极强的食物的确难逃负面影响,小龙虾餐厅不如从前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若是由此得出年轻人不爱吃小龙虾的结论,也有些操之过急。
近年来,小龙虾的行业规模仍然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6-2021年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总体呈增长趋势,2016年时为1466亿元,2021年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到4221.95亿元。
与此同时,小龙虾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其他美食场景中,几乎“万物皆可小龙虾”。
肯德基、金拱门两大西式快餐巨头,先后推出小龙虾口味汉堡;海底捞也“不务正业”卖起了小龙虾;水晶包、方便面、苕皮、锅盔等小吃中常常出现小龙虾的身影……小龙虾的网红地位可见一斑。
市场风向往往是消费者态度的直接投射。如果小龙虾真的失去了年轻人的青睐,恐怕也不会频频出现各路商家都在孜孜以求与小龙虾“联姻”的景象了。
因此,与其说是小龙虾不行了,倒不如说是相当一部分小龙虾消费者逃离了价格高昂的线下餐厅,转向消费其他形式的小龙虾。
有人选择了自己烹饪。今年小龙虾价格低于往年,不少地区的小龙虾只要十几元一斤,100元足够买到五六斤,可以一下吃个痛快。
不过,这个最实惠也是最卫生的选择,也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非常考验耐心与厨艺。
一方面,小龙虾清理过程比较繁琐,要先用盐水浸泡,然后剪去虾头、清理内脏,再用刷子洗刷腹部,最后去掉虾线。清理几斤小龙虾常常需要一两个小时,却也只够三口之家一顿的量;
另一方面,为了食用口感更好,常常需要将小龙虾过一遍油,温度、时间不容易把控,却十分容易溅油,烫伤皮肤。这一朴实无华的步骤,难倒了成千上万名做饭苦手。
对于厨房小白来说,简单解冻、加热即食的预制小龙虾就成为了救命稻草。
在口味方面,小龙虾和火锅一样容易标准化,且二次加热对小龙虾口感影响较小,这些都有利于预制菜小龙虾在口感上无限逼近即时烹饪的鲜活小龙虾。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200家小龙虾加工相关企业,超过80%成立于5年以内。然而,小龙虾预制菜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上个世纪末,来自江苏盐城的科研团队就开发出了可直接食用的冷冻熟制小龙虾系列产品,一年为江苏省创收5000万美元外汇。
不过,那时的预制小龙虾主要还是依赖出口,销往欧美市场,但在国内却鲜有人注意。直到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小龙虾的消费场景逐渐从线下转入线上,再加上消费人群也变成随互联网长大的Z世代,小龙虾预制菜才受到了广泛关注。
相对于餐厅,小龙虾预制菜的价格可谓十分友好。北京的线下餐厅中,一斤小龙虾售价就逼近100元,而以电商网站上销量领先的某品牌为例,净重(即刨除汤料的小龙虾重量)一斤的预制小龙虾,在促销满减时平均每斤不到30元,就更别提直播间、平台补贴频道中常常出现的100元6盒虾尾的美丽价格。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饭店88元一斤的小龙虾与生鲜平台上100元3斤的预制小龙虾在口味上并无太大差别,价格却相差几倍,自然会选择用脚投票。
在行业内卷与消费者理性回归的合力之下,一个只有中间商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小龙虾出圈数年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日子是过去了,当它褪去网红属性,多一些人间烟火气,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